第二十七章艺术学院红裙白球鞋飘(一)-《左眼见飘心中喜叁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她在画室里仔细搜寻,希望能找到更多线索。在画架下面的抽屉里,她发现了一本泛黄的日记,封面已经破损,里面的纸页脆得一碰就掉。她小心翼翼地翻开,里面的字迹娟秀,用的是蓝色墨水,有些地方已经晕染开。

    “1985 年 9 月 12 日,今天我终于考上了星澜,带着妈妈织的红裙子和爸爸买的白球鞋。老师说我的画有灵气,让我用西配楼的顶层画室,那里能看到最好的夕阳。”

    “1985 年 10 月 5 日,他说喜欢我画里的光影,还说要和我一起办画展。我把最喜欢的赭石颜料送给了他,他说会永远记住我。”

    “1985 年 11 月 20 日,我的画不见了!那幅《夕阳下的校门》,是我要参加比赛的作品。我问他,他说没见过。可我在他的画室里,看到了我送他的赭石颜料。”

    日记写到这里就断了,后面的纸页被撕掉了,只留下一道参差不齐的裂口。林砚握着日记,手指微微发抖。1985 年,距离现在正好四十年。那个穿红裙的女画家,难道就是日记的主人?她的名字里也有 “砚” 字吗?

    就在这时,楼外传来了打铃声 —— 是晚自习的铃声,提醒学生该回宿舍了。林砚知道不能再待下去,她把日记揣进怀里,又看了一眼画架上的画,轻轻说了一句 “我会帮你找到真相”,然后快步跑下楼梯,从墙角的缺口钻了出去。

    回到宿舍时,另外三个室友已经到了。短发的张萌正在整理行李,戴眼镜的李雪在看书,还有一个扎着马尾的女生,正对着镜子试穿新裙子 —— 那是一条鲜红色的裙子,和林砚身上的、还有西配楼画室里的一模一样。

    “嗨,我叫陈曦,舞蹈系的。” 马尾女生看到林砚,笑着打招呼,“你这条红裙子真好看,和我的好像啊!”

    林砚看着陈曦的红裙子,又想起西配楼里的那条,心里忽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。她敷衍地笑了笑,把日记藏进枕头底下,然后借口累了,躺在床上,脑子里全是日记里的内容和那个红色的影子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几天,林砚一有空就往图书馆跑。她想找到 1985 年的校史资料,还有关于那个女画家的信息。星澜艺术学院的图书馆很大,古籍区在地下一层,里面摆满了泛黄的旧书和报纸。

    管理员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,姓刘。她看到林砚每天都来,还总在翻旧报纸,便主动问:“同学,你在找什么?”

    林砚犹豫了一下,把西配楼的传闻和日记的事情告诉了刘奶奶。刘奶奶听了,叹了口气,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旧相册,翻开其中一页,指着一张黑白照片说:“这就是那个女画家,叫苏砚。当年她可是我们星澜最有天赋的学生,可惜了。”

    照片上的女生穿着红裙子,白球鞋,站在西配楼前,笑容灿烂。她的眉眼间,竟和林砚有几分相似。林砚看着照片,心里一阵恍惚,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。

    “1985 年冬天,苏砚的画不见了,她到处找,可就是找不到。后来有一天,有人发现她从西配楼的顶层跳了下去,手里还攥着一支画笔。” 刘奶奶的声音有些沙哑,“那幅丢失的画,叫《夕阳下的校门》,据说画得特别好,本来能拿全国比赛的金奖。”

    “那偷画的人找到了吗?” 林砚急忙问。

    刘奶奶摇了摇头:“当时查了很久,没找到。苏砚的男朋友叫周明轩,也是油画系的,有人说他有嫌疑,因为他后来突然转校了,还拿了一幅和《夕阳下的校门》很像的画参加比赛,得了奖。可没有证据,这事就不了了之了。”

    林砚心里一动:日记里提到的 “他”,应该就是周明轩。难道真的是他偷了苏砚的画?

    “刘奶奶,您知道周明轩现在在哪里吗?”

    “听说他后来成了有名的画家,在国外办过画展。前两年好像回来过一次,给学校捐了一笔钱,还参观了西配楼,不过当时西配楼已经封闭了。” 刘奶奶顿了顿,又说,“对了,苏砚还有个妹妹,叫苏瑶,当年也是星澜的学生,学舞蹈的,后来毕业后就去了南方,再也没回来过。”

    舞蹈系?林砚想起了室友陈曦,她也是舞蹈系的,还穿了和苏砚一样的红裙子。这之间会不会有联系?

    从图书馆出来,林砚直接去了舞蹈系的练功房。陈曦正在练舞,红色的裙子在旋转中像一朵绽放的花。看到林砚,陈曦停下舞步,擦了擦汗:“你怎么来了?找我有事吗?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