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林砚再次来到城市学院,这次她直接去了校史展览馆的资料室。资料室里保存着学校历年的学生档案,她希望能从中找到那位神秘转学生的信息。 在资料室管理员的帮助下,林砚查阅了 1986 年前后的学生转学记录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她终于在 1986 年 9 月的转学记录里,找到了一个名叫 “赵雅” 的女生。赵雅是中文系 1985 级的学生,和沈清同级,1986 年 9 月办理了转学手续,转学理由是 “家庭原因”。 “赵雅……” 林砚默念着这个名字,心里充满了疑问。1986 年 9 月,正是沈清自杀后不久,赵雅在这个时候转学,真的是因为家庭原因,还是另有隐情? 她查阅了赵雅的档案,档案里只有她的基本信息和成绩记录,没有更多有价值的线索。档案上显示,赵雅的籍贯是邻市的一个小县城。林砚决定,去赵雅的籍贯地寻找她的下落。 周末,林砚驱车前往邻市的小县城。县城不大,她根据档案上的地址,找到了赵雅当年居住的小区。小区已经有些老旧,林砚挨家挨户地打听,终于有一位老人告诉她,赵雅家早就搬走了,好像搬到了市区,但具体地址不清楚。 林砚没有放弃,她又去了县城的派出所,希望能通过户籍系统找到赵雅的最新地址。派出所的民警在查阅后告诉她,赵雅在 2000 年左右将户口迁到了本市的一个小区,但具体门牌号需要进一步核实。 回到本市后,林砚根据民警提供的小区地址,找到了那个小区。小区环境不错,林砚在小区里打听赵雅的下落,一位热心的阿姨告诉她,赵雅就住在 3 号楼 2 单元 501 室,而且赵雅现在是一名医生,在市第一医院工作。 林砚兴奋不已,她立刻前往市第一医院。在医院的导诊台,她询问了赵雅的科室,得知赵雅在妇产科工作。林砚来到妇产科,看到一位穿着白大褂、气质优雅的中年女性正在给病人看病,她猜想这就是赵雅。 等赵雅看完病,林砚走上前:“赵医生,您好,我是报社的记者林砚,想跟您聊聊当年在城市学院的事。” 赵雅听到 “城市学院” 四个字,脸色瞬间变了,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:“我不认识你,也没什么好聊的。” 说完,她转身就想走。 “赵医生,我知道您当年突然转学肯定有原因,也知道您可能和***的事有关。” 林砚急忙说道,“现在城市学院又出现了‘飘写’,我怀疑和当年的事有关,希望您能告诉我真相,帮助我查明真相,也还当年可能受到伤害的人一个公道。” 赵雅停下脚步,沉默了很久,然后叹了口气:“好吧,我们去楼下的咖啡馆聊。” 两人来到医院楼下的咖啡馆,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坐下。赵雅喝了一口咖啡,才缓缓开口:“当年,我确实和***走得很近。他是我的写作老师,经常夸我有天赋,还主动提出要指导我写作。我那时候年轻,对他很崇拜,就经常去他的办公室请教问题。” “后来呢?” 林砚追问道。 “后来,他对我的态度越来越暧昧,经常给我买礼物,还约我出去吃饭。我渐渐觉得不对劲,想和他保持距离,可他却威胁我,说如果我不听他的话,就不让我毕业,还会毁掉我的前途。” 赵雅的声音有些哽咽,“那时候沈清的事已经在学校里传开了,我知道她是被***迫害的,我很害怕,怕自己也会落得和她一样的下场。” “所以你就选择了转学?” 林砚问道。 赵雅点了点头:“我不敢告诉家人真相,只能找借口说家庭原因需要转学。转学后,我改了名字,重新开始了生活,再也没回过城市学院,也没和当年的同学联系过。这些年来,我一直活在恐惧和愧疚中,恐惧***会找到我,愧疚自己没能站出来为沈清作证。” “那你知道这次城市学院出现的‘飘写’是谁干的吗?” 林砚问道。 赵雅摇了摇头:“我不知道。但我觉得,肯定是有人知道了当年的真相,想为沈清,也为可能存在的其他受害者讨回公道。” 林砚看着赵雅,心里明白了。赵雅虽然也是受害者之一,但她选择了逃避。而这次的 “飘写”,很可能是另一位知情者或受害者,想用这种方式引起关注,推动真相的进一步揭露。 离开医院后,林砚更加坚定了调查的决心。她知道,当年的事件远没有结束,还有更多的秘密等待着她去挖掘。 从赵雅那里得到线索后,林砚开始重新梳理当年的事件。她意识到,***在城市学院任教期间,很可能还迫害过其他学生,只是这些学生都像赵雅一样,选择了沉默和逃避。 为了找到更多受害者,林砚在报社的网站上发布了一则征集线索的公告,希望当年了解情况的人能主动联系她。公告发布后,很多人给她发来消息,其中一条消息引起了她的注意。 发消息的人自称是城市学院 1984 级的学生,名叫孙明。孙明在消息里说,当年他的同班同学刘莉,也曾受到过***的骚扰,后来刘莉精神出现问题,退学回家了。 林砚立刻联系了孙明。孙明告诉林砚,刘莉当年是中文系的才女,写的文章很受***的赏识。***经常以指导写作为名,单独约刘莉见面,后来还对刘莉进行骚扰。刘莉不堪其扰,又不敢告诉别人,精神逐渐崩溃,最后只能退学。 “那你知道刘莉现在的下落吗?” 林砚问道。 “我不清楚。” 孙明说,“刘莉退学后,就和我们失去了联系。听说她回家后,病情时好时坏,她的家人也很少和外界联系。” 林砚没有放弃,她根据孙明提供的刘莉的籍贯信息,找到了刘莉的老家 —— 一个偏远的山村。山村交通不便,林砚辗转多次,才终于到达。 在村民的指引下,林砚找到了刘莉的家。刘莉的家是一座破旧的土坯房,院子里杂草丛生。林砚敲了敲门,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打开了门,她是刘莉的母亲。 得知林砚的来意后,刘莉的母亲忍不住哭了起来:“我女儿命苦啊!当年在学校受了欺负,回来后就精神失常了,这么多年来,一直疯疯癫癫的,好好的一个人,就这样毁了!” 林砚走进屋里,看到刘莉坐在墙角的椅子上,眼神呆滞,嘴里不停地念叨着:“别过来,别碰我……” 看到刘莉的样子,林砚心里一阵刺痛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