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三哥,你看那是什么?” 王石头指着那个土堆问道。赵老三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,脸色微微一变,说道:“那是马帮的坟茔,以前走古道,要是有人或者骡马死在了路上,就会在这里挖个坑埋了,插上几根树枝做个记号。” 王石头听了,心里不禁有些发毛,不敢再多看那个土堆一眼,加快了捡柴火的速度。 回到营地时,陈二娘和孙老根已经搭好了两顶帐篷。孙老根正在给骡马喂草料,陈二娘则在溪边生火,准备做饭。李老栓坐在一块石头上,手里依然拿着那飘林砚,不知道在思考着什么。 晚饭很简单,就是一锅玉米粥和一些咸菜,还有早上剩下的红薯干。大家围坐在火堆旁,一边吃饭,一边聊着天。李老栓给大家讲起了以前马帮走古道的故事,讲起了他爷爷当年如何凭着飘林砚在暴风雪中找到生路,讲起了马帮们在古道上遇到的各种危险和趣事。 王石头听得津津有味,他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多精彩的故事。他看着火堆旁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,忽然觉得,走茶马古道虽然辛苦,却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。他暗暗下定决心,一定要跟着李老栓,把这条古道走下去,把湖南的黑茶送到更远的地方。 夜深了,大家都钻进帐篷休息了。李老栓却没有睡,他坐在帐篷外的火堆旁,手里拿着飘林砚,望着远处漆黑的群山。月光洒在砚台上,让砚台表面的纹路更加清晰。他知道,接下来的路程会更加艰难,前面还有更多的险山恶水在等着他们,但他有信心,凭着这飘林砚,凭着马帮里众人的齐心协力,他们一定能顺利走完这段古道,把茶叶送到目的地。 火堆里的柴火渐渐熄灭,只剩下几点火星在黑暗中闪烁。李老栓将飘林砚小心地收好,站起身,望了望马队的方向,然后钻进帐篷,准备迎接明天新的旅程。 第二天一早,天还没亮,李老栓就醒了。他走出帐篷,发现外面起了大雾,能见度不足五米。远处的群山和树林都被大雾笼罩着,只能看到模糊的轮廓。李老栓的脸色变得有些凝重,他知道,在古道上遇到大雾是非常危险的事情,很容易迷路。 他赶紧叫醒众人,让大家做好出发的准备,同时提醒大家一定要跟紧马队,不要走散。陈二娘煮了一锅热粥,大家匆匆吃了几口,就开始收拾帐篷,准备出发。 马队重新上路,雾气越来越浓,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。马蹄踩在青石板路上,发出的声音在大雾中显得格外空旷。李老栓走在马队的最前面,手里拿着飘林砚,不时低头观察砚台表面的纹路。砚台上的纹路在大雾中依然清晰,淡淡的绿光指引着方向。 “大家都跟紧点,别掉队!” 李老栓的声音在大雾中传来,带着几分沙哑。众人纷纷应和着,紧紧跟在前面的人后面。王石头牵着骡马,心里有些紧张,他不断地提醒自己,一定要跟紧赵老三,不能走散。 走了大约一个时辰,大雾不仅没有散去,反而越来越浓。李老栓忽然停了下来,他发现飘林砚上的纹路变得有些模糊,而且原本代表山路的线条,竟然出现了分叉。他心里咯噔一下,知道他们可能遇到了麻烦。 “怎么了,栓叔?” 王石头看到李老栓停下来,忍不住问道。李老栓皱着眉头,说道:“不对劲,这砚台上的纹路变了,咱们可能走到岔路了。” 众人听了,都紧张起来。赵老三走到李老栓身边,看了看飘林砚,说道:“栓叔,那咱们现在怎么办?这大雾天,根本看不清路。” 李老栓沉思了一会儿,说道:“别慌,咱们先停下来,等雾散一点再说。孙老根,你去看看骡马有没有受惊;陈二娘,你去周围看看,有没有什么标记;石头,你跟我一起,看看这附近的地形。”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。孙老根走到骡马身边,轻轻抚摸着它们的头,低声安抚着。骡马们似乎也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,有些不安地甩着尾巴。陈二娘则拿着一把砍刀,小心翼翼地在周围探索着,希望能找到以前马帮留下的标记。王石头跟着李老栓,在附近的山路上查看,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。 就在这时,陈二娘忽然大喊起来:“栓叔,你们快来看!” 李老栓和王石头赶紧跑过去,只见陈二娘指着一棵大树的树干,树干上刻着一个模糊的 “马” 字,旁边还有一个箭头,指向左边的山路。 “这是以前马帮留下的标记!” 李老栓兴奋地说道。他赶紧拿出飘林砚,对照着树干上的标记查看。果然,砚台上原本模糊的纹路,在看到这个标记后,竟然又变得清晰起来,而且分叉的线条也消失了,只剩下一条通往左边山路的线条。 “太好了,咱们找到路了!” 王石头高兴地喊道。众人也都松了一口气,脸上露出了笑容。李老栓收起飘林砚,对众人说道:“咱们赶紧上路,这大雾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散,得趁现在赶紧走。” 马队重新出发,沿着左边的山路前进。雾气依然很浓,但有了马帮标记和飘林砚的指引,大家心里踏实了很多。走了大约半个时辰,前面忽然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,像是有人在哭泣,又像是风声在呼啸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