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八章 杜甫-《天宝风流》
第(2/3)页
知道唐离为《木兰辞》的事情心烦.郑怜卿只微微一笑.却并不接话.边笑,她已随手将书几上的的名刺拿了起来。
“这士子好大的口气”.正缀着参茶的唐离听郑怜卿这话,随口一句道:“干竭诗嘛,目的是自我推荐,口气大点儿倒也正常。”
“夫君说得是”,郑怜卿抿嘴一笑,“不过能写出.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赋场杨雄敌.诗看子建亲,看来这位杜子美倒是自信的紧。.
“噢!干竭诗还敢剽窃?”,端着参汤的手停在半空,唐离刚惊讶的自语出这句话,随后就听到“杜子美”三字。
片刻沉默.盛着参汤的茶盏“砰”的一声重重放于书几.猛然而起的唐离转身抱住郑怜卿的狠狠的亲了一口后、拔脚就向外跑去。
自当年在金州与唐离初见以来,郑怜卿还从不曾见过唐离如此忘形的举动,抚着微微泛红的面颊,片刻之后她才醒过神来开言道:“夫君。”
“(木兰辞)有着落了!”,满带惊喜的回了一句.唐离头也不回的向外追去。
杜甫杜子美回到借住的偏僻小院时,已经是两个时辰之后了,站在那狭窄的院门前,想想病妻期盼的眼光及爱子饥饿的啼哭,他竟是不敢推门而入。
今天注定是个倒霉的日子,一天忙忙张张的奔走.不仅没有如期望中得到那位新科状元的赏识,就连见也没能见上一面,这也就罢了。从靖安坊走出的他再次“朝口富儿门”时.却没能收获到一分“施舍”。
家中昨日买下的太仓米也仅够中午一顿稀粥了.若是下午再一无所获,明天他就得携妻带子到寺院就食,也许过不了几天,他就不得不再次如以前般将病妻弱子送回巩县老家,仅仅是想到这些,叹气声中他额头的皱纹又加深了几分。这使他看起来愈发显得老相了。
在院外站了许久。眼见日头己接近中天.在门外再也呆不住的杜甫咬牙推门而入。
这是仅仅一进的院落。推开门杜甫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正堂处那几担红绸覆盖的礼盒.诧异扭头间。他已见到院子一侧槐树下站着的那个白衣少年。
这白衣少年容颜俊挺,槐树下负手而立的他温文而笑,春风拂动白衣,微微飘举之间衬地本就出众地风仪愈发飘逸从容。面带讶色的杜甫踏门而入地同时。白衣少年伸手制止了那个欲上前递名刺的随行下人.轻拂袍袖,拱手为礼间请朗地声音响起道:“在下金州唐离,尊驾可是本府主人.巩县杜甫杜子美先生?”。
耳听唐离二宇,初时、杜甫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己听错了.流落长安数年.受尽无穷冷落与白眼后,在他想来。似新科状元这等少年新贵肯见自己一面也难.更遑论亲自登门拜访?再细细打量眼前人后。他才
终于确定无疑,是的。眼前这少年无论年龄与容貌都与传说中的一般无二.而他那份从容地风仪甚至更有过之。亲自登门等候,尤其是他刚才制止下人对面之间递名刺的举动.加上用籍贯而不是官职的自称,使杜甫对眼前这少年平添了许多好感,虽然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.但在这动作之后隐含的正是杜子美最为看重的尊重与“礼”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