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他敲响了那块黑漆漆的醒木。 乌木桌子结实带孔,最是传声,这一下引的台下众看客皆是看向了自己。 宋默正襟危坐,目不斜视,声如清雷,不甚炸耳。 “一块醒木上下分,上至君王下至臣。君王一块辖文武,文武一块管黎民。” “圣人一块传儒教,天师一块惊鬼神。僧家一块说佛法,道家一块劝玄门。” “一块落在江湖手,流落八方劝世人。湖海朋友不供我,如要有艺论家门。” 定场词说完,再次抄起醒木,在看客疑惑的目光中,宋默不轻不重的拍到了乌木桌子上面。 “啪!” 一片安静。 看客们都不知道宋默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,只见他不紧不慢的将醒木放好笑着说道:“天上星多月不明,地上人多心不平。树上鸟多音杂乱,河里鱼多水不清。” “诸位明公、老少先生,莫嫌我拙口笨腮、胡蒙熏耳、笨口乱崩、咬字不真。你们大家就稳坐排行,看说书的在下,推开那牛皮蒙的小鼓,磕开那飘江过海的三块木板,给大家说唱一段,消愁解闷一回。” “不用包头,不用画脸,不用上台,不用蹬板。小二姐上炕,咱扭头就唱。爱听文来爱听武,爱听忠来爱听奸?爱听哭来爱听笑,爱听素来爱听酸?” 宋默这一段张弛有度的开场白着实镇住了那些还面露不满的看客,只听他声如清雷,字字清晰入耳,四面八方,不失偏颇。 见众看客都被镇住,宋默微微一笑道:“一人难称百人意,今天咱什么也不说,且听我说上一回《金缕衣》。” 这众看客们听惯了康大爷讲的《六扇门四大名捕》,也听惯了《五花八门》,这猛的听宋默要说上一出《金缕衣》,顿时都转过脸来等着他的下文。 宋默见吸引了目光,也开始手拿纸扇娓娓道来。 说书,不是照念话本,而是讲究引人入胜。 宋默清了清嗓子说道:“各位您也听了,咱要说的是金缕衣,您可知何为金缕衣?” 台下看客无一人回嘴,宋默也不怕冷场,毕竟时间还长着呢。 “有人可能会猜这金缕衣不就是镶着金丝的衣服嘛?这您就猜错了,这金缕衣不是衣服而是一只曲子。” 果然,宋默这话一说完,下面的看客眼神更加的好奇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