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至于革命军和夜袭,还真的不重要,个人的武力根本不可能奈何得了但丁,原剧情革命军准备的几十万大军,在但丁拿出来一百件铠甲型帝具的时候,就已经成为了摆设和炮灰。 毕竟帝具使们都是能够以一敌千,更不用说是但丁改良之后的帝具了。 “席拉?” 艾斯德斯趴在但丁怀里,她刚刚折腾了一会,然后但丁就反过来折腾她了,艾斯德斯以非常快的速度战败,不过她也成功的被但丁的话转移了注意力。 “没错,席拉的帝具是能够空间传送的帝具,有了它,就可以传送军队,帝国的政令也不用担心无法传递了。” 但丁意味深长的说道。 香格里拉的战略意义比席拉用来逃跑和旅游要重要得多。 古时候,政令超过三个月才被地方得知,地方发生的事情超过三个月才被皇帝知晓,这就会出现很大的管理问题,这也被称之为“帝国极壁”“帝国疆域极限论”“帝国堡垒”。 帝国极壁的形成原因:首都面积被周边的小城市所阻从而导致人口受限,导致首都不再具有对其它大城镇的约束作用。 作为帝国的统治者,信息的快慢常常决定了君主能否成功处理统治边疆内的危机。所以,每一个君主都非常关心帝国内部的信息传递网络建设。为此,君主建立了驿站制度,而马成了传递官员与君主之间信息的最佳选手。 中国古代的驿站制度出现历史长达3000年之久。成熟的驿站制度,一般每隔20里设置一个驿站,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“马上飞递”的字样,就必须按规定以每天三百里的速度传递。如果遇到紧急情况,传送的速度可达到每天四百里、六百里、最快达到八百里。所谓“六百里加急”、“八百里加急”,指的正是驿站的传递速度。 驿站的马虽然不是“千里马”,不能日行千里,但每匹马只跑二十里,所以就可以保证文件的高速传递。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,古代帝国的边界距离首都的距离,一旦超过2周就变得很微妙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