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这个手和身形,一看就是谢宛白吧。” 当她点到这个唢呐Up主的视频时,一眼就看出了这是谢宛白,她视频下的评论主打一个离谱。 【这曲子,坐着听未免太不礼貌,我先躺下了,诸位自便。】 【是不是要躺进一个木头长方盒子里?】 【然后不知不觉就下辈子了……】 【韭菜盒子配咖啡,主打一个中西合璧的优雅!】 【这优雅味儿,直冲天灵盖了。】 【陛下我叫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~】 【这唢呐成精了简直,我硬生生攒了好几年,攒了2000个币,看到这个视频终于忍不住投了。】 【啥玩意儿?2000个币?你这也太能攒了吧,离大谱。】 说实话,林夏一直觉得谢宛白是个假装哈士奇的大佬,明明很有天赋,却一直散发着一种不堪大用的咸鱼气息。 她学的是唢呐这种很难把控的乐器,还能靠自己的控制吹出这种音准,真的很难得。 尤其是《第二圆舞曲》,虽然因为曲子不完整,只有一小段,但林夏认为这是最能体现谢宛白水平的一首。 原曲是降E调,有三个降号,谢宛白用的还不是改良后的加键唢呐,所有的半音全靠自己手动控制。 她能听出来谢宛白有些地方找了相邻的音代替,有些地方临时移了F调,但听起来基本没什么违和感,完成度相当高。 …… 人忙久了以后,这种久违的、可以慢慢躺下来随便刷刷手机的时光让林夏感到有些罪恶。 刷了一会视频之后,她顺便点进刘琪发给她的公司内部论坛,看了下委托栏,都是一些比较一般的工作。 林夏一点都不意外,好的资源要么由经纪人单独联系艺人,要么已经被人抢走了。 剩下的都是放在这里,聊胜于无的一些通告。 不过她注意到排在顶端的,有一部给青春电影《那年盛夏》写主题曲的委托。 点进去一看,这部电影成本刚刚一千万,但给主题曲的预算却有三百万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