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无论国内国外,任何乐团只要有谱子,就可以排练这首曲子。 哪怕小城市里缺各种乐器的学生乐团和业余乐团,也可以把《瑶族舞曲》演奏出不错的效果。即使哪个乐器没有,也有替代的办法。 因为旋律太美,这首曲子也成了被“借鉴”的重灾区,先有“When yOU believe”借鉴引子,后有集英社借鉴快板,完全就是可着一首曲子薅。 等国内有了成熟的民乐团,能演奏的新曲子很少,只好去移植改编经典的交响曲,很多拿过来都水土不服,演出效果很糟糕。 但像《春节序曲》和《瑶族舞曲》这样的曲子,改编成民乐就成功,可能是因为它们本就是这片土地上的音乐。 《瑶族舞曲》的引子部分是三个降号的降E调,民乐团演奏起来很麻烦,就把升了一个key,改编成了更符合五声的F调,也就是宫调。 再加上民乐特别的音色,最后的效果很有趣。 明明两个版本只差一个音高的距离,却风格截然不同。 一个柔和婉转,另一个情绪浓郁明亮,或者说一个侧重点是景,另一个的侧重点是人。 原版有三个降号,这些半音让开头听起来朦朦胧胧,有种梦幻感,就像是清晨山间的雾气,神秘静谧。 即使是后面热烈的快板,也显得含蓄一些,像是在晨曦里,一位民族服饰的少女轻点舞步,引来越来越多人慢慢加入。 民乐版的情绪变化就更丰富,开头先是高胡独奏,带着忧伤的离愁,等到了快板部分,整个瑶家山寨都沉浸在节庆的热闹中。 两个版本都很美,所以无论是交响乐团还是民族乐团,这首曲子都经常被演奏。 林夏今天演奏的是交响乐团的原版。 开头是中提琴和大提琴的拨弦,和民乐不同,交响乐团里弹拨乐器很少,一般就是用各种提琴客串一下。 和民乐里的古筝琵琶相比,提琴们毕竟不是专业干这个的,声音一般比较小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