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章 梅派传人-《从前有位艺术家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说完就起身去打电话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梅长春接到梅初电话后,闻听是创作戏曲题材的歌曲,而且是在湘南卫视播放后,二话没说就拎着行李箱,连夜飞到了湘南卫视。
    初见面,李恪就被梅长春的气势所惊。
    五十多岁的梅长春,面容虽红润,但须发却已皆白,穿着太极衫、黑布鞋,走路时犹如军士般,腰背挺直。
    虽然是小有名气的京剧家,但梅长春的本职却是太极武师。
    他开创了一个太极武馆,除了培养太极子弟外,还专门教导一些上来岁数的大叔大妈练习太极术,强身健体。
    偶尔才会想起自己京剧家的身份。
    晨起时,也会一时兴趣,过过嘴瘾,在旁人惊诧的目光中,于公园里咿呀咿呀的唱上几曲。
    一唱就是好几个小时。
    但可惜的是,无人问津。
    戏剧没落多年,每演出一场都是赔本的买卖。
    所以全国各地早已没有戏剧的容身之土。
    所有戏剧家都只是把戏剧当做爱好,而非谋生的职业。
    不过,听闻有让戏剧重燃的机会,梅长春二话不说,就从京城飞抵了过来。
    一见面,便积极的询问前因后果。
    得知要创作出一首关于戏剧的歌曲,并给观看主题创作视频后,梅长春沉默了好一会儿。
    在众人忍不住想请教的嘶吼。
    梅长春开口了:“你们认为,戏子是什么?”
    不等几人回答,他自顾自的说道:
    “戏子,曾被归入下九流的行列,这是历史所造成的悲哀。”
    “不过,自打新中国成立的那天,他们就不再是受封建制度剥削的‘戏子’,而是和大众一样,是国家的主人,是人民的一份子。”
    “戏如人生,人生如戏。”
    “中国戏曲历史久远,自徽班进京以来,已200余载,期间人才辈出,英雄人物比比皆是。”
    “比如那一年,梅兰芳大师,面对侵略者毅然留起胡须,坚决不替侵略者演出。”
    “许砚秋大师,曾手刃侵略者,实为戏曲界的抗日志士,这些人的事迹都已载入史册。”
    梅长春面露怅然:“我京城梅家,便是梅兰芳大师一脉,我也是梅派传人,在我小的时候,曾跟着师傅学习京剧,那时,我便听说过很多很多戏剧界先辈们的故事……”		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