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二十九章 桓王的报复-《铸圣庭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不说张楚大军和大秦帝国的战斗力差距,韩信也不是好相与的将领,可是被异人尊称为“兵仙”的千古名将。

    对于此战,邓宗还真没任何信心。

    但是,邓宗和蔡生却不得不来,不得不战。

    因为吕臣已经把寿春的情况传回,表示己方谋划已经被桓国看破,如果张楚不打通前路,那桓国明言会按兵不动。这点来说,只要桓国大军按兵不动,即便桓国已经拿了“报酬”,天下人也指责不了桓王“背信弃义”,谁让他们“自取灭亡”?!

    他们如今率军而来,主要目的就是“不惜任何代价”弥补和桓国的关系,这也是桓国大军渡河支援的底线,即便他们全部战死!

    因为桓国明言,只要张楚势力全力以赴,不管胜败,桓国大军都会渡河北上,继续履行约定。邓宗能不来吗?

    本来,如果张楚和桓国齐心协力,韩信再自信也不敢强挡桓国大军的去路,面对两方夹攻。如今好了,张楚势力得独自面对韩信大军,等把韩信大军打残了,桓国大军才会渡河。

    到时,和张楚两败俱伤的韩信大军,自然挡不住桓国大军的脚步,约定继续……

    这就是张楚算计桓国必须付出的代价!

    早知如此,何必当初呢?

    “未想桓王如此心胸狭窄!如此缺乏大局观!一点也不爽快,妄为桓王啊!”

    邓宗沉默,蔡生却颇为恼怒不忿埋怨道。顿了下,叹息摇头接道:“桓王想要报复,直接开口索要赔偿或交代就好了。决战在即,竟然耍性子不出兵,坐看我方伤亡,实在妄为王者。难道真是天要亡我张楚?!”

    邓宗重叹一声,下令:“击鼓!”

    他们先算计桓王,眼前就是桓王所要的交代。若要说不顾大局,貌似也是张楚先不顾大局吧?

    隐王陈胜和假王吴广,难道真被膨胀的权威和富贵迷失心神了?!

    威震天下的桓王,岂是那么好算计?!

    其实,别说其他势力,包括吕臣、邓宗、蔡生等张楚大将在内,也不明白隐王和假王为什么要这么做,为什么对击败大秦帝国表现得好像信心十足?!

    肯定的是,他们相信隐王和假王不会这般昏庸无能,只是有什么底牌而已!

    什么叫底牌?!如果大家都知道,那还叫底牌吗?

    比如桓王开国大典,如果各个势力都清楚桓王的底牌,谁还会傻得去送死?

    “咚、咚、咚……”

    沉重悠扬的战鼓声擂起,紧随着急促的铁蹄躁动声,撼动大地的整齐沉重的脚步声。

    横向连绵数十里的双方大军前部,宛若两片庞大乌云逐渐靠近……

    随着双方大军不停靠近,乌云盖顶般的铁血煞云,不停凝聚汇集,越来越浓厚,越来越浓厚……

    “杀!杀!杀!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