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十一 老王-《我的明朝好兄弟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王濂?
    小九一拍大腿,猛然想起,惊讶道,“你就是老李的大舅哥儿!在颍州刘福通那做幕僚的老王.....王先生?”
    不怪小九一惊一乍,上回李善长说了一嘴之后,小九也到处打听了这个人。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吓一跳,这王濂小时候就有神童的美誉,在定远周围的地界上可是一号人物。
    为人诚孝,待人和气,乐善好施,聪明好学,明辨是非,有情有义....反正认识的人说起来王濂,用的都是四字成语。
    这年头别小看这样的名声,这样的名声比真金白银还难得,从侧面代表着一个人的价值,还有一个人的社会地位。
    “您不是在刘福通处吗?怎么来淮西了?快请坐!”小九虚扶着王濂坐下,“难道,您是来投奔俺常胜军?”
    小九如此的做派,王濂微笑。
    李善长在边上说道,“九爷,正是如此,如今你手下缺少在下妻兄这样的大才,所以在下连写数封信,把人给你请来了!”说着,又郑重的补充道,“在下的才学在大哥面前不值得一提,大哥的学问能力胜我十倍!”
    有学问的读书人,有本事的知识分子自然是越多越好,当下小九学着三国演义里刘皇叔的造型,拉着王濂的手,正色道,“我何德何能,竟得先生看重,小九不胜感激,不胜惶恐!”
    王濂身材偏瘦,面容儒雅,闻言答道,“王某一书生,乱世择贤主而立。百室在信中写道,将军志向高远,为人胸怀宽广容纳四海,爱惜百姓身先士卒。”
    “又常言将军乃仁义之主,常胜军所部于百姓秋毫无犯,将军军法严苛,却不喜杀人。珍爱百姓,重视民生,常言天下纷乱百姓苦,誓要用刀兵为天下打出一片朗朗乾坤。”
    “如今乱世,群雄并起,杀人屠城侵害百姓者不知凡几。唯将军仁爱,攻城之后不杀鸡取卵,反而放百姓休养生息。”
    “又重读书人,视天下士子为中流砥柱,有求贤若渴之心。濂已到滁州两日,看遍定远滁州一府三县之地,百室所言不虚。将军之下,士子百姓皆能安居乐业,乱世之中实属不易。”
    “濂不才,为将军效命,吾所愿耳!”
    王濂开口就是一堆,半白半文的说辞,弄得小九有些懵,他没听懂。
    眼神看向李善长,后者微笑道,“在下和大哥说了九爷的志向,为人处事,起兵刚略等,大哥毅然从刘福通处告辞,回乡投奔九爷!”
    其实李善长看着他俩文绉绉的,心里有些吃味。当初小九让他入伙的时候,手上血都没洗干净呢,直接喊了一嗓子,老李跟俺干吧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