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清晨七点三十分,宁方远的专车准时驶入省委大院。他整理了一下深蓝色西装领带,刚走进一号楼大厅,就看见沙瑞金正在电梯口与田国富交谈。 "宁省长来了。"沙瑞金微笑着伸出手,"听说你这两天在熟悉汉东情况,有什么感受?" 宁方远快步上前握住沙瑞金的手:"沙书记好。汉东的经济发展基础很好,特别是京州市的产业布局很有特色。" 田国富插话道:"宁省长之前在魔都抓国资改革很有成效,这次来汉东正好可以帮我们把把脉。" "田书记过奖了。"宁方远谦虚地说,"我刚来汉东,还要多向各位老同志学习。" 三人寒暄着走进电梯。沙瑞金问道:"宁省长在魔都时,对干部考核有什么特别的做法?" "我们实行的是'三考一评'。"宁方远目光平静,"考德、考能、考绩,再加上群众评议。不过各地情况不同,还需要因地制宜。" 电梯到达九楼时,田国富意味深长地说:"这套办法很科学,值得学习。" 常委会会议室里,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深红色的会议桌上。宁方远在刘省长右侧落座,发现斜对面的高育良正在仔细擦拭眼镜。 "同志们,现在开会。"沙瑞金环视会场,"首先传达中央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最新指示精神。" 当沙瑞金念到"要严把干部选拔任用关"时,李达康的钢笔在笔记本上重重划了一道线。 "结合汉东实际,我提议暂时冻结干部晋升名单。"沙瑞金合上文件,"特别是厅级以上干部的提拔,必须从严把关。" 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。田国富第一个打破沉默:"我完全赞成沙书记的意见。有些干部提拔过快,群众反映强烈。比如省公安厅的祁同伟同志,据我所知,这位同志的风评很不好,现在又要提副省,我认为这个是不是有待商榷?" 高育良摘下眼镜,镜片后的目光骤然锐利:"田书记这话有失偏颇。干部任用虽然讲究德才兼备,但不能以风评作为考核标准吧。祁同伟同志在公安战线工作二十余年,打黑除恶成绩有目共睹。去年破获的'5·12'特大贩毒案,受到公安部通报表扬。这样的干部不提拔,提拔什么样的干部?" 李达康放下钢笔,语气尖锐:"高书记,我不同意您的看法。干部提拔既要看能力,更要看品德。我收到不少举报,反映祁同伟同志与山水集团的高小琴来往密切,经常出入高档会所。" "达康同志!"高育良猛地提高了下声音,"你这是道听途说!有确凿证据吗?没有证据就随意指责一个厅级干部,这是要负责任的!" 田国富冷笑一声:"育良同志这么激动干什么?达康同志只是转述群众反映。既然问心无愧,组织调查清楚不就好了?" "调查?"高育良转向沙瑞金,"沙书记,我认为这种无端指控会严重挫伤干部积极性。祁同伟同志为汉东治安做出这么大贡献,现在却要因为一些捕风捉影的举报接受调查,这让其他干部怎么看?" 会议室里的火药味越来越浓。沙瑞金轻轻敲了敲茶杯:"同志们冷静。宁省长,你怎么看这个问题?" 所有目光瞬间聚焦到宁方远身上。他缓缓放下茶杯:"我刚到汉东,对具体情况不了解。不过..."他看了眼刘省长,"既然有争议,不妨先冻结干部晋升,进行全面考察。是金子总会发光。" 刘省长微微颔首:"我赞同方远同志的意见。干部提拔要慎重,既然有不同意见,可以再观察一段时间。"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