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卷 翻倾 第100章 少年与龙-《穿入仙武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寻常武者,一身十分的气力,总有被白白浪费的,或是他们使劲的技巧不足,或是本身功法的缺陷,十分的气力若能用出六七分,便算是高明的武者。
    前文说过,武者中的佼佼者拥有高明的用劲技巧,能爆发出远超普通武者的力量,常人只能举一、二千斤东西时,他们就能顶起三千斤的小鼎,就属高明武者之列,能更有效地发挥出自己的气力。
    初入洞微见彻,内力与精神相合,做到气神合一,虽然内力还未得到升华,还不是真力,但凭借着内气运转周身经脉之能,洞微武者便拥有内视之能,对自身的属性状态有了一个全面而清晰的把握与了解。
    这种情况下,十成十的气力被发挥出来时,必定就是十成十的,无有不必要的浪费。
    这就是洞微见彻。彻,乃彻底之意。
    然而,洞微见彻只是入微的开始,绝不会是入微的终点,在洞微见彻之后,武者的入微之能会越发精深。
    初时,入微武者只是增强了对身体各部的细微控制,例如错动骨骼结构,达到缩骨易形的目的,又如临时改变肌肉组织的形态,以契合类似金钟罩、铁布衫等特殊功法。
    如苏妄这般的,入微之力已深入到血脉与思维意念之中,几已称得是超凡脱俗。拥有诸如操纵天地元气,在血肉之间镌刻法理之纹,将躯体半能量化,以合入剑光刀芒;自主控制念头的散发,屏蔽脑波波动等等。
    这是通玄之后,精神化作意志,与元气沟通,精神愈发通透、磅礴,才能拥有的大神通。
    再深入些,便是神而明之的境界,意念散发,就能捕捉自由飘散的思维,乃至于窥测人心,并有聚散由心,变化万端等神通,当能冠以神明之名。
    因此,入微之力是伴随着修行者修为日益精深而逐步成长的能力。
    然而,少年的情况却非这般。
    在苏妄的感觉中,少年使用操控入微时,竟有几分生疏的感觉,就好似,他从未使用过份的能力,正好与前述相驳。
    虽然少年天资超人,弹指之间便熟悉了如何更加入微的操作,却不能掩盖有过生疏的事实。
    这种生疏感,通常只出现在将入洞微见彻境界的修行者身上,即使是仙道世界的修行者。
    通玄入彻是仙道与武道的分水岭,在这之前,仙道于武道的修行几乎是重合在一起的,极为相似,便连称呼也是一样,之后,两种修行方式渐渐不同起来。
    之所以不说完全一样,那是因为两种修行方式在细微上的要求,依然有些区别。
    便如,武者在洞微见彻时,偏向对肉体的入微操作,而修士,却渐渐偏向精神方向,这是二者在理念上的不同导致的区别,一者寻求自我的超越,一者寻求与天合一。
    细微上的不同,致使两种修行方式渐行渐远。
    虽说万法殊途同归,尽归于道,但那已是掌握世间诸理的极其高深境界,对还在红尘中挣扎,苦苦追寻超脱之路的凡类来说,还是勿要好高骛远的好。
    是的,不论是修行者,还是凡人,只要未能超脱,就都是凡类,都需要遵循世间所有既定的规则、定理,一步步往走过。
    便如苏妄曾自以为融汇了诸家功法,但踏途武道,寻求至诚未果时,还不是要一步一脚印,亲自见证了一切,才能大言孰优孰劣。
    恍然间,苏妄忽然忆起,就在几个呼吸以前,两人才近身搏斗时,少年从交手初时的落在下风,到与他齐头并进,也只用了极短的时间。
    按理说这种情况不应该发生在少年身上,他拥有着旁人难以企及的强横体格,一身巨力磅礴无量,气息沉稳雄浑,意志坚忍非凡,种种迹象表明,少年的境界应该不低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