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她胡乱的翻向了后面。 没有特定的选择任何的章节,但是每一页的精心程度,甚至都够在她的意料之外。 有些公式,过于的复杂,以至于她都没有见过。 “这不是新的公式,但却是新的探索。” 就比如她见的一个求临界荷载的示意图,这个函数并不新,但是足够复杂,可以说给解这个荷载提供了新的思路。 “这个对y求二阶导数,带进去,然后做定积分,思路很清晰啊。” “就是这其中的步骤复杂了太多,研究生课程都没有这么复杂吧?” 郭老师甚至觉得,这书就不是给普通研究生看的,至少也是博士生的研究范围吧? 可以说。 这本书就是一本大型的结构力学,对结构的研究,超出了一般的研究水平。 但是有时候把结构受力和哲学方面联系起来了,就是把物体的单件拆开,研究它自己所受的结构力。 把力又进行分解。 所以说看起来又要复杂了太多。 但是又极为的清晰,普通的研究生可能看的有点费力,但是对她来说,就能够感受到这个作者的思路非常清晰。 就比如很多的点,他都标了出来。 无论是公式之中的每个字母,所表达的含义,还是函数的计算过程,都极为的清楚。 可以说,看这本书的先决条件,是先把结构力学和建筑学的各种基本素质,比如说数学,都达到了某个特定的水平之后,才能跨过这个门槛。 “为了把这个体系完善,他真的自己还编了一本书出来?” 郭老师很难想象,这本专著,对于整个学术界可能会造成的影响。 这是完全锚定了学术前沿去的,根本不管普通人能不能看得懂。 可以说这本专著,十三个章节。 包括结构位移,静定结构内力分析,力矩分配,有限元,动力学等。 和解构主义完全的联系到了一起。 如果你能读懂这本书,那么你就能够清楚的看到,周越所提出的解构主义,在建筑结构力学中的渗透,那种融为一体的姿态。 每一个章节几乎都是一篇学术最前沿的论文。 足够在学术界掀起轩然大波。 然而他把这十几篇论文写成了专著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