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那是几张简单的图片,没有多少的标注,甚至都没有什么文字,就是简简单单的几张图。 曹楷眼皮一跳。 这个汇报方式,他觉得有些熟悉。 好像,这位讲课的时候,也是这么讲的? 只是,这个图纸并不复杂而已。 “这简单的一张图,上面只有四个小图案,看起来,小伙子是真的打算简单讲讲了。”林教授在一旁觉得有些意外。“不过也很正常,毕竟,他来宁大才多久,况且,建筑学分支可太多了,隔行如隔山,都是学术最前沿的东西,简单讲讲也很正常。” 曹楷在一旁没有点头,也没有摇头。 确实啊。 哪怕是前两个,他们在讲述学术汇报的时候,也都是略讲一些学院其他老师的研究成果,着重讲的是自己参与过的一些方向。 建筑领域也是隔行如隔山。 虽然基础大家都懂,但是,这是学术最前沿的汇报! 一点也不基础! 凭借着那点最基础的东西,根本看不懂这个行业的前沿。 就像是,你在大学本科里面学出来的东西,直接进入研究所,或者高校里面。 根本不清楚他们在搞什么好吧。 不然为什么要设置研究生呢? 搞研究和打基础是不一样的。 “我们来看第一张图,这是黄教授的研究方向。” “装配式隧道UHPC(Ultra-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),也就是超高性能混凝土灌浆套筒的锚固接头抗弯性能研究。” 装配式就是预制的,和那些预制桩,甚至点外卖吃的预制菜,没有什么不同。 都是提前做好的预制零件,等到实际工程的时候,稍微加工一下,就可以了。 这个是隧道连接处复杂接头的抗弯性能研究。 “我们设计了四种复杂接头,也就是图片上的四张图案。” “分别为光滑套筒对称锚固接头G1,预应力-光滑套筒组合锚固接头G2,螺纹套筒对称锚固接头G3,以及最后的螺纹套筒交错锚固接头G4。” “通过足尺压弯试验,测试了接头挠度,张开量,刚度,旋转角度,混凝土和钢筋应变的变化规律……” “研究结果表明,首先,接头受力与变形过程可划分为线性增长、塑性发展和屈服破坏三个阶段。” “其次,G1最大挠度是G3的1.95倍……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