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周越,“……” 他的书还没有出版实体? 然而紧接着,他就看到一个同学拿过来一摞黑白色艺术封面的作品。 周越,“……” 好吧,确实是有实体。 众人已经见怪不怪了,只要稍微关注一点网文论坛,就能够知道周越是宁大的建筑学教师。 一旁的一位教授开口笑道,“这些是建筑学院的一些学生听说了这件事,托我们过来要周老师签名的。” 很难想象,别人都在签什么网络,他这边直接把二十多本专著一个个的签名。 “这就是天书吗?我看看。”忘川凑了过来,翻了翻之后,由衷的赞叹,“不愧是天书,我真的找到了当初上数学课的感觉,光是看到这些字母,就已经困了。”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而已。 虽然有点儿搞周越的心态,但他向来是大心脏,也并没有多想。 上午。 三个人都做了汇报。 其实也就是讲座。 讲一下他们的作品是如何写成的,然而毕竟是命题作文,是让他们过来交流写作经验的,由于是要让他们入门,所以也更加的浅显,但对于这些并没有踏入或者刚刚踏入网文圈的新人来说,简直就是干货满满。 每一个人都觉得受益匪浅。 浅显的交流写作经验,就是他们的一本书怎么写的,怎么从无到有的列框架之类的,周越对于此兴趣不大,所以听的都快睡着了,不过经此一事,他更佩服那些听不懂他课,但仍然还能在那里坐一节课的学生了。 “周老师。” “周老师……” “嗯?”周越打着哈欠,也逐渐的清醒了过来,“要吃午饭了吗?” “对。”身旁的一个教授看到他这般敷衍,也是笑了笑,“周老师对于他们的经验分享怎么看?” “啊?”周越迟疑了一下,“我睡着了,没看。” 他倒是诚实,不过是真的困啊! 还是给他几道数学题做吧,他暂时对于文科的这些东西暂时实在无感。 此刻,其他面露期待的三人,“……” 下午. 众人聚集在了一起。 甚至人数还变得更多了起来。 虽然是公益讲座,但,好像也不至于说是上午下午人数差这么多吧? 上午可能只有一百人. 下午。 大概有二百多人? 甚至还有几位老教授从外面缓缓的走了进来,找了个座位就坐了下来。 “那个,庞教授,这次不是建筑学的汇报?”方校长觉得事情有点癫,连忙拉住刚刚试图走进来的一位老教授。 “我知道,不过,我就是冲着这个年轻人来的,多听一听总没有坏处。” 老人并不理会,掏出老镜来,看着上方的周越。 周越也是望了过来,老人微笑着点头示意。 随后转过头来,笑容敛去,“你是不知道,这个年轻人为了学术的发展做了多大的贡献。” “我还有几个问题想要请教一下。” “那庞教授怎么不发邮件?”方校长气息一滞,这也不是建筑学的学术交流啊,“反正,今天这是文学院邀请来的周老师,你不能捣乱。” “哼,那你开除我啊!” 庞教授脾气很倔,袖子一甩,不管不顾,坐在了第一排靠边的位置上。 这是此前,周越的位置。 “诶?这老家伙!”方敏颇有些头疼。 这是院士,怎么开除? 而且还不是他们本校的,属于在其他大学退休了被聘过来的,外聘的院士,开除的权利根本不在她的手里好吧? 周越看着人越来越多,也是有些摸不着头脑。 他准备了ppt,当然,也只有一张他自己画的道诡封面的那张底图。 他总觉得,总要有一点东西在前面,才显得自己专业一点? 吹了一下话筒,“准备好了么?” 随后周越站了起来。 他还是习惯站着讲课。 “这节讲座,是要讨论的创作问题。” 他微微的抬起头。 “在正式开始讲之前,我想提问一下,的三要素是什么?” “人物,情节,环境。”众多学生几乎是异口同音的道。 这是最为老生常谈的话题。 而且也绝对是学语文的时候,老师讲的最多的东西,都刻在血脉里了,所以,声音才会这么的齐。 周越笑着点头,“好,那我们在评判一部作品的时候,哪一个最重要?” 有人说是人物,有人说是情节。 周越点头,“都对,但,一部吸引人的,大多是情节更加的重要,大家看网络,很少有人会冲着人物去,情节显然是占据了极大的比重。” “那么问题来了,什么样的情节,才是好的情节?” 周越开始看向众人。 尽管他声音平静,面容甚至棱角分明之中带着一些儒雅的气质。 然而,众多学生却不自觉的都低下了头,甚至是很多老教授,也都是写着什么,装作很忙的样子。 对老师提问的畏惧,明显是刻在了华国每个人的骨子里了。 “总感觉周老师的压迫感这么足啊?”忘川小声的开口。 “不愧是宁大的老师。”老鬼在一旁也是道,“这一刻我是信了。” 这一刻,整个多媒体教室似乎没有了声音。 周越也只是笑了笑,没有理会,接着讲了下去。 “是有起伏的对吧?就是情节曲折的?” 下面的人不自觉的点头。 “那什么样的情节是有起伏的,并且吸引人的呢?” “就是有两难性的情节。” “你在一个里,要制造这种两难。” 众人都是聚精会神的听着。 就连几个建筑学的教授,也都是被带入了这种思考之中。 不过他们也只是简单的听听。 觉得很有意思而已。 乘风则是目光有些诧异,情节上的两难? 周越和他交流写作经验的时候,好像没有提过这些东西? 好家伙,他还藏私! 至于说一旁的忘川,则是眼睛放光,他觉得这其中一定会收获良多。 老鬼也是认真了起来,目光深邃。 乘风可能觉得提升不大。 但是,忘川和老鬼两个人就是为了这个来的。 周越这种级别,能够创造出《道诡》的,可以说这种经验之谈的每一句话,都对他们有着极大的作用和影响。 “什么样的两难才是好的?” 周越又是提出了问题。 不过他并没有继续的为难下面的人,而是讲述了一个故事。 “我讲一个小短篇,来一起体验一下这种写作手法。” “在一个国家里,触犯了规则的人,就要被放在一个角斗场中,在角斗场的后方,有两扇门,一个门后面是一只老虎,另一个门里是一个美女。” “触犯规则的人会对两扇门进行选择,他不知道两扇门后面究竟是哪一个,这样盲选的话,如果选择了后面是老虎的那扇门,就会被吃掉,如果选择了另一扇门,就证明命不该绝,并且这个美女会成为你的妻子。” “这就是作者两难的设计,接着让我们看看这种两难在里面的具体应用。” “国王的女儿,爱上了一个平凡的英俊少年,但是在这个国家,贵族是不可以和平民进行恋爱的,所以他触犯了规则。” “被大臣们要求放在角斗场中进行选择,这种规则,即便是国王,也不能打破。” “选择了老虎就要被吃掉,选择了另一个美女,就背叛了爱情。” “如果放在你们身上,是会选择被老虎吃掉,还是会选择一个和自己并不相爱的妻子?” “这就是当前面对的两难。” “这样看起来情节是否已经有些波澜了?但这种波澜还不够。” “作者把这种两难抛给了少年,这是少年需要选择的,但是少年并不知道两扇门的背后究竟哪个是美女,哪个是老虎。” “所以接下来,作者写道,少年看向了竞技场的观众席,因为他知道,国王的女儿定然会坐在观众席,并且有可能知道两扇门的背后都是什么,可以给他一些提示。” “这是作者随即把这种两难又抛给国王的女儿。” “此刻国王的女儿面对两种选择,选择老虎的话,她心爱的人就会被吃掉,如果选择另一扇门,那就是亲手把心爱的人推向了另一个美女。” “无论选择哪一个,似乎结果对她来说都不是很好?但现在必须要做出决定。” “紧接着,作者写道,国王的女儿给少年指向了右边的一扇门。” “故事的结局,是少年走向了两扇门之前,国王的女儿则是缓缓的离开了观众席。” 周越的叙事风格就是这样,用一种轻快的语气,娓娓道来。 似乎让人真的代入到了故事当中一样,似乎就像是邻里之间,介绍着刚刚发生,或者就距离他们不远的事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