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这个建筑一共有四层,一二层采用梁板柱和核心筒结构,二层以上,表皮钢框架加核心筒结构体系。” “还有一层地下室。” “当然,说这些你们肯定是有一部分人听不懂的。” 邓远航稍微拿开了一些摄像头,看向周越。 “周老师可以简单说说,一部分人听不懂,那还是太高看我们大学生了。” “哪怕是本专业的,可能都听不懂。” 周越,“.” 一旁的陈老也是一乐。 建筑里面,确实是布置的很飒,但本专业看不懂? 那可太低估他们建筑系的学生了吧? 实际上。 如果听到了陈老的话之后,他肯定会觉得,陈老太高估大学生了。 “那好,这个内饰,其实不是我做的,我参与的大部分都是外部的框架结构。”周越道,“内部我也有参与,但仅仅是提出一些构想。” “里面的很多东西,采用了云朵的意象。” “没有那么多扁平的东西。” “也不拘一格,我始终认为,建筑,尤其是这种艺术馆类的建筑,要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式去设计。” “当然,也不是我自己这么做,在本世纪初,就有国外的建筑师,比如克利·加菲尔德,霍比·卡莱尔他们提出过。” “要在建筑的神性之后,添加一些人性的美感。” “可惜的是,很多的国外建筑,依旧是保持着教堂建筑的一些特点。 “教堂建筑至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左右,才开始寻求转型。” “他们的转型是更加贴合现实主义的建筑风格,实用性放在了更高的地位上。” “.” 邓远航一直是录制着。 周越甚至现场讲起了建筑史,他觉得从这个建筑上面可以扩展出很多东西来。 陈老也在一旁听的津津有味。 建筑设计方面,很多东西,陈老都是极为的熟稔,但听周越讲解,却是一种别样的体验。 现场讲课? 邓远航录制了下来。 他们也不断的向着里面走去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