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
恒星在发生“氦闪光”之后又怎么演变呢?闪光使大量能量的释放很可能把恒星外层的氢气都吹走,剩下的是氦的核心区。
氦核心区因膨胀而减小了密度,以后氦就有可能在其中正常的燃烧了。氦燃烧的产物是碳,在氦熄火后恒星将有一个碳核心区氦外壳,由于剩下的质量太小引力收缩已不能达到碳的点火温度,于是它就结束了以氦燃烧的演化,而走向热死亡。
由于引力塌缩与质量有关,所以质量不同的恒星在演化上是有差别的。
M<0.08M⊙的恒星:氢不能点火,它将没有氦燃烧阶段而直接走向死亡。
0.08
0.35
2.25
在核反应初期,温度达到1010K量级时,CNO循环产生的13C,17O能和4He发生新的(α,
)反应,形成16O和20Ne,在核反应进行了很长时间后,Ne(p,γ)Na(β+,ν) Na中的Na以及N吸收两个4He形成的Ne能发生(α,
)反应形成Mg和Mg等,这些反应作为能源并不重要,但发出的中子可进一步发生中子核反应。
这些,他们已经听老师讲了三遍了,虽然不知曙光学院用意何在,但华枫依然不敢怠慢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