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章 “正名启事”来之不易-《草原有条月牙河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就是嘛。平时认认真真、勤勤恳恳,啥说道儿都没有,怎么会是那张破纸上写的那种下流的人呢?”格根看了孙德厚一眼,继续对白哈达说,“再者说,以前还有人半夜往他住的小屋里扔石头呢,明显就是打击报复嘛。”

    白哈达一惊,说:啥?还有这种事儿?

    格根说:千真万确。振富老师没有声张。小处见人品、小事见人心,光从这一点上,就能看出这孩子的修养和大度。这种事情的确不光彩,要是传扬出去,让外头人咋看我们月牙河?怎么总干偷鸡摸狗、打击报复的勾当呢?

    “白书记,我觉得你刚才说的对,新社会了、改革开放的时代了,本身就是错误的行为。更不用说写的内容了,简直是一派胡言,就是诬蔑诽谤!还有啊,那一手儿毛笔字,太丑了,太丢人了,比蜘蛛爬的都不如……”寡语少言的孙德厚为了袁振富,打开了话匣子。

    格根:如果小袁老师摊上的这个事儿处理得不好,估计咱们月牙河小学所有老师的情绪都会受到影响。因为关系到村风、民风的问题啊,风气不正,诸事难成啊。

    白哈达笑了笑,摆着手说:格根老师,没你说的那么严重。

    格根立即瞪起了大眼睛,有些不高兴地说:怎么不严重?有样学样嘛,和“老猫房上睡,一辈传一辈”是同一个道理。以后,如果老师训了哪个学生,不小心得罪了哪个家长,这种“大字报”一贴,搞得身败名裂谁受得了啊?搁你身上试试?

    “这——”白哈达被顶撞得哑口无言。

    “当然,最后吃亏的、挨坑的,还是学生啊。白书记,大家都知道你是重视咱们小学校、重视教育的,你不希望出现这种结果吧?”

    “活字典”格根又将了白哈达一军。

    实话实说,白哈达对“大字报事件”相对比较冷静。尤其村子里两位重量级的老师又用人格担保袁振富绝对不会有问题,自己还有什么不相信的呢?被人贴了“大字报”就已经伤害到了袁振富,再不及时给予正名,那他还怎么在月牙河村生活下去?怎么安心教学?自己怎么向全校老师证明村党支部是给他们撑腰的坚强后盾呢?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