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一十九章有病不治,常得中医-《都市奇门医尊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当秦汉说完之后,下边又是一阵沉寂。秦汉也给了他们一点时间去思考。

    回头看了一眼孙平会发,发现孙平会正对着自己竖起了一个大拇指,白了一眼孙平会,秦汉转过头看着眼前的这名女学生。

    女学生的脸上浮现一阵思索的表情,良久才说道:“刚才老师的话受教了。”

    秦汉示意女学生坐下,女学生刚坐下,又有一名学生举手站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秦医生,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您帮忙解答,有句话叫“有病不治,常得中医”,这个怎么理解?”

    秦汉脸上浮现出一抹赞赏的神情,这名学生问的这个问题显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深度,证明这个学生平时对医学书籍的阅读量肯定是有一定积累的。

    随即秦汉笑着说道:“中医,为什么叫中医呢?”

    “现代人的体会它是因为是华夏民族的医术而得的名字,当然我不反对。但是你们应该去从根本上去了解它!这位同学说的话是《汉书.艺文志.方技略》里面的话,其经方这一部分中提到。“有病不治,常得中医”。”

    “中医不是来治病的,是来养生、治人的,第一是治人,第二是治病。清代的钱大钊也提到,‘不服药为中医’。”

    “这里讲的“中医”都不是现在意义上的中医,而是华夏传统意义上中医的概念,是上医、中医、下医中的一个“上医治国,中医治人,下医治病”,上医治未病,中医治将病,下医治已病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中医就是中道,就是保持中庸平和的状态。我们养生也是求一个中道,就是中正平和。”

    秦汉深感这些学中医的学生的状态,很多知识知道的不少,但是因为教育的原因,让他们真正能懂得医理的却很少,现在秦汉就好像在给他们增加地基的坚实度!

    “秦医生,我听您刚才所说的是不是所言中医更多的时候是要实践一些理念,而不仅仅是治疗?”

    这时坐在前排的一个教授,举手提问道。

    秦汉没有看对方,他知道这样的人可能是在国外留学回来的,基本上脑子里全都是西方的思维模式。

    不过既然是学术性上的探讨,秦汉自然也不会无故发脾气,笑着说道: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