楔子一 封神缘由-《再续封神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太微天君乃奏曰:“久闻三清圣人门下,多德智之徒,尤以阐教十二首徒最富盛名。陛下何不宣召其入天宫受职,亦可理顺天宫诸端事务,陛下也可稍解烦碌,闲适修身诵黄庭?”

    帝欣悦其言,乃命仙官携谕旨去往昆仑山玉虚宫,命仙首十二称臣。

    看官,元始天尊虽为圣人,却着实袒护子弟。出宫接得圣旨后,心中暗怒不已。自忖这昊天上帝好不晓事,恁地欺人也?兄长老子只有徒儿玄都**师一人,倒还罢了。三弟通天徒儿号称万仙,最是鼎盛,奈何不去颁旨于他,却打起我十二徒儿主意了?

    心里沉思良久,忽而大笑,乃邀老子与通天同至玉虚宫。三清合会共商,元始使了诸般手段,暗中又与了老子好处,独独欺瞒了三弟通天。

    是以三圣人心血来潮共签一封神榜,不具名姓,但各凭天意处之。有脱不得红尘孽缘者,自然身死入榜。其魂魄乃上应天庭所召,忝居神位,已完成昊天上帝之谕旨。

    这封神榜本是当年鸿钧老祖分宝崖所分给三人的宝物,当时并未言及作何用,最是玄妙不可测。及至今日共签了此榜,那三尺三寸九分长,一尺六寸二分宽之卷轴神榜自然散出光华,直冲九霄。三清这才恍然而悟――――――此物本就是为封神而生!!

    此时人界乃殷商天子治世,那纣王不知何故恶了女娲娘娘,被至人娘娘所怒,欲坏其江山。

    元始天尊借此良机,乃遣鄙末之徒姜子牙下山辅佐西周伐纣,伺机立封神台广收入得神榜之人。截教门人多有就职于殷商朝内者,势不两立之下,自免不了与阐教放对。

    就此,封神拉开帷幕…………。

    楔子二封神之后

    西周伐纣,商汤气运合终,姬武王发得天下,遂有国八百年。

    然伐纣之主帅姜子牙者,得其师元始天尊之命,借此凡界刀兵之机,立封神台,大收红尘未断之人入榜。

    然殷商朝中诸多截教子弟尽皆不得身免,尽数死难而魂灵入榜。由此惹动截教群仙怨怼,又有阐教正直之士名申公豹者,不忿同门作为,乃暗中往说十洲三岛有道之士,辅佐殷商逆据西周之兵。

    憾甚申公豹身单力薄,所寻找之援兵,竟然错非被同门师兄化解,便是为来东方搅动风雨之西方教准提接引二尊者所害,皆落得身死入榜之下场。申公豹本人亦被元始天尊所怒,身骸拿去塞了北海眼,残魂入了封神榜。

    门徒死伤众多,终至令通天教主恍然大悟自己被人所骗。大怒之下,不惜以己身之力,抗击同门老子、元始二位兄长与西方教两位教主。

    奈何身单力薄,大摆诛仙阵,万仙阵,却尽皆被其四圣所破。万千门徒落得死伤无数,且被西方教掳掠众多,终至截教衰败。

    自家兄弟伙同外人内讧,通天教主怒极而爆生无名之火,欲不惜损元神而重立地水火风,颠覆世界。

    当于此时,鸿钧老祖终于出紫霄宫,乃阻通天教主之鲁莽。召见三徒历数其三人之过错,并为三徒开解,使其和睦。并完结昊天上帝之谕旨,册封各部正神,为天庭所用。随即通天教主伴鸿钧老祖回转紫霄宫,闭门思过。

    其后虽截教衰败,阐教所助西周得了天下。然而却不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,暗中搅动风雨的西方教,借势大兴。且诱之以利许之以上尊之位,终于令阐教十二金仙之普贤,文殊,慈航,惧留孙等真人叛门出而出,改投西方教。便是号称阐教副教主之燃灯道人,亦去往西方,阐教由此元气大伤。虽然九天十地诸仙人无有闲言碎语,但其心中尽皆笑阐教落得笑柄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