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商都寻旧仆-《再续封神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申公豹笑了笑:“早已知之,乃是降生在东伯侯封邑都城【商都】,城西一魏姓人家中。”说完便不再言语。

    主仆三人驾云行了数刻来至商都城外,乃择一偏僻处落下云头。唯恐小虎吓到人,便将其变作小,彷如一乖巧猫儿,抱在信蕊怀中,不疑会被人察觉。三人方乃徐徐入城。

    此城真个繁华,民乐安埠熙熙攘攘,街道两侧店铺鳞次栉比,叫卖喧嚣好不热闹。所行走之城民皆乃面色红润,笑谈言语。由此可见其生活确然殷实,那东伯侯殷甲不愧大贤之君侯,治世之能人。

    这东伯候一门崇信道家,是故申公豹与二童子做道人打扮乃极受礼遇。一路行来多有街道两侧店家斋道乐施,待得来到城西之时,本初信蕊二童子手中已是捧着大堆饭食与零散铜钱,倒是让申公豹哭笑不得。

    且说这商都城西有一大户,魏姓。城西几近半条街都是他家产业,最是家资巨万。家主魏老爷乃是左近闻名之大善人,最好斋道斋僧,遇到荒灾年景辄乃施粥放粮,此义举曾为东伯侯殷甲所赞赏,乃称之为【魏老】,是故城中人皆称其为魏老而不名。

    然这魏老爷虽然积德行善,却年过六十尚且无子嗣,不免焦急叹息感叹命之不惕。然却并未怨天尤人,依旧乐善好施如故。

    许是其善感动上苍,在魏老爷六十五岁之时,其原配贾氏终于乃在五十岁时有了身孕,十月怀胎生下了一男婴。魏老爷几乎欢喜的痴了,便是城西百姓也尽都恭贺不断,乃言:为善终有报也。

    匆匆三载而过,魏老爷之子已然三岁。请一长者宿老取名为【魏且居】,意为:【上天之赐,且居凡尘】之意。自幼聪敏过人,读书过目不忘,凡事举一反三而犹胜大人。人言此子未来不可限量,当有封侯拜相之贵。魏老爷自然也日日欢喜不禁,只觉就是此时闭眼也不悔了。

    这一日乃魏老爷六十八岁寿辰,阖城西之民来贺喜。便是东伯侯府也遣来一‘下大夫’恭贺,赠老侯爷亲笔所书匾额一块,上书【积善人家】四字。魏老爷忙谢过侯爷恩典,且请那下大夫入席上座。便将那匾额高高的挂在了正厅上,人皆称赞不已。

    正自热闹间,忽而门外有仆役回禀道:“老爷,门外来一道人偕俩童子求见。”

    魏老爷忙道:“速速迎进来,请其入偏席安坐,切切不可慢待了。”

    那仆人面露难色,道:“老爷,那道人说,要见一见您和少爷。他说自己善观人相,可以为老爷少爷测一测未来福禄几何。”

    魏老爷正在陪侍下大夫饮酒,脱身不得,不禁有些犹豫。那大夫倒是明理,乃笑道:“想来那道人也是善意,魏老不若就去见一见,待吾陪魏老一同去,可否?”

    魏老爷忙喜道:“如此怠慢上使大人了。”便命去后房通知夫人,抱出少爷。自己则与那下大夫出了正厅。

    来到外室,见那道人果然丰神俊朗,气度悠然,三缕长须垂逸,微风拂动青色道袍,几欲随风而去。便是其身后二道童也都粉雕玉琢如金童玉女,真个有道之士也。

    魏老爷便唱一个喏,道:“道长请了,老倌谢过道长此来。然不知道长真个会看人之休戚祸福否?”

    那道长自然便是申公豹了,闻言稽首笑道:“贫道出家人不打诳语,且吾已然推演出老居士之福禄也,只是不知当说不当说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