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2章 叔孙辄上钩-《我在春秋不当王》
第(2/3)页
“为人谨慎小心,倒也是没错,但凡事终要讲究一个度!大人许不闻‘过犹不及’之理?”
叔孙辄听罢,心下一阵寻思,随后又是问道:
“仲大人……那依你所言,叔孙氏如今在曲阜借国人之势,竟是还压过季氏一头?那……我们此刻若真率兵杀入曲阜,真的能够做到‘清君侧’吗?”
子路闻言,却是淡然道:
“叔孙氏如今虽为强势,但实则有三败。其一、主少而臣疑。其二、虽众而心不一。其三、自身实力又不及季氏。”
“所以,看似声势隆重,却实则不过都是虚张声势罢了!费邑之师乃我鲁国之精锐,若能与家主里应外合,届时挟国君而讨逆!又何愁大事不成?”
叔孙辄闻言,不由又是一阵沉默,随后却又是缓缓摇了摇头:
“不对……季氏再不济,总还有孟氏追随,更何况孟孙何忌又对季孙斯是有过救命之恩的,他们两家可谓是过命的交情。既如此,难道叔孙一族还能同时拿捏得住他们两家?”
子路闻言,又不由是微微一笑:
“呵呵,大人是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啊!尚还有一处传闻,不知道叔孙大人可曾听说过?”
叔孙辄眯了一下眼睛。
“哦?却不知大人说的是哪个传闻?”
子路笑道:
“当年,阳虎欲弑三桓而最终失败。期间,那孟氏的公敛阳却在当时想要将家主一并除掉!”
“此事虽然极为隐秘,所知人虽并不多,但毕竟也是空穴来风啊。所以,现如今叔孙氏与和孟氏联合在一起,不也是很正常的?”
“所以,大人现在觉得,家主他会选择坐以待毙吗?”
叔孙辄听闻此言,不由是点了点头,并捋了捋自己的胡须道:
“嗯……此事……辄倒也确是有所耳闻!”
这时子路又道:
“而且,此事还不仅是家主作如此想法,即便是家师,也是如此想的!家师如今摄相事于鲁国,在下又为季氏宰,家师又何必要舍近求远,去助那二桓呢?”
“所以,既有家师和家主的支持,又何愁大事不成呢?”
叔孙辄听罢,不由是豁然开朗,并且对此提案也是心动不已。
只不过,他自知依旧是劝不动公山不狃的。
毕竟,他作为外人,份量也实在是微不足道。而且,公山不狃本来就又是一个极有主见的人。所以,他想要就此劝说公山不狃,这也可谓是极难。
叔孙辄念及于此,原本躁动的心又瞬间是凉了下来,并是惋惜道: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