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六章-《民国锁婚:季少别追了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人到齐了,布菜络绎不绝,然而吃的是什么滋味,谁知道?
    饭后男人在薛宅后院饮酒聊天,几位出嫁的女儿抓紧这刻团聚,围绕在母亲的膝头。薛夫人的主卧在二楼,站高看远,明桦给她加了件流苏披肩裹在肩头,两人目光只流连在花园里灯下桌边的男人们身上不发一言。女人,讲的是男人,念的是男人,怨的也是男人。
    陶正礼寡言少语,听薛老爷和闵培元几人有一搭没一搭谈论时局和天气,他年纪尚轻不便插嘴,端杯红酒站在另一旁。他喜爱的洋装在电灯下泛着缎子般的蓝,左侧驳领的插花眼里别着宝石花朵的装饰,他一手插裤袋,一手掣杯,偶然往嘴里抿上一口。
    “如此年轻有为的陶家大少,令我们不得不感叹长江后浪推前浪。”闵培元从他身后走来,感叹一句。但闵培元并非真正感叹长江后浪,想想他身边那个女人是自己剩下来的,心里竟然蔓起一丝爽快。
    “闵舵主何出此感,前辈就是前辈,行事自然不同凡响。所以我想同闵舵主打听个人,不知你是否认识。”陶正礼蓦然转过身。
    闵培元望着陶正礼的浓重剑眉微微的阔额,伴着他求知闪烁的眼神,他竟然心里一跳,还是稳住自己问道:“你想,打听谁?”
    “闵舵主不妨听我讲个闲话。很多年前,林村有个女子,为了生计在江城的跳舞场里陪舞。她曾不顾一切求你带她走,你用什么条件和她交换?而等到她陪了你,想办法脱身在江城的广江码头的约定时间等你时,你却提前一步坐船离开了。这不过是闵舵主你生平一桩寻常不过的微末桃花债,恐怕早就遗忘于脑后了吧。”陶正礼轻柔的声音,偏偏点燃着闵培元深处的记忆。
    “你……怎么知道这些,谁告诉你的?”闵培元一惊,这件事他从未与人言讲,这个年轻人是如何知晓!
    “没有谁。只是我内心很同情那个女子罢了,从此她就有了身孕。”陶正礼继续平淡地叙述,“她走投无路,还是咬牙买了船票,林村不敢回,便流落云城,没有地方吃饭,一路讨饭捱到了鸣凤班聚贤茶社门口。
    老班主可怜她,让她在戏班里打杂跑龙套,从此和陶老爷相识,先收做丫鬟,后被陶老爷收了房。
    只因那个孩子月份不对,从此引了陶老爷疑心,因此她和那个孩子的境遇可想而知。”
    话说到此,闵培元越发震惊难安,他望着面前的年轻人,陶正礼面上风轻云净,借着灯光,似乎看到他投射来探照心灵的光,他在等自己的下文。
    “陈月凤不过是跳舞场里的女人,我和她那个时,她又不是第一次,你为何偏赖我?”闵培元忍不住低声道,“你想和你爹一样,拿这个跟我谈条件,我已经信了他一次。没想到他骗了我,他居然把你当自己儿子养了二十多年。现在你若要想让我认下你,休想!”
    “闵舵主你别误会,即便你愿意认我,现在我也不可能。”陶正礼笑起来,他的笑容绽开在清秀的面庞上,十分明亮,“我只是需要一个你的信物,以后我有困难时,可以得你庇护。”
    “若我不同意呢?”闵培元听得出来,这是一种要挟。
    “我没有猜错的话,天门山中闵舵主你的位置也不算稳固吧?而且我听说薛家长期差缺会费,之前被你的手下人抓了把柄。
    其实也无妨,天门山真正的总舵在江城湖昌会馆吧。恰巧我爹和江城三大家族中的李家交好,李家的致和商行全权交给李大少李绍文打理,他可是江城举足轻重的人物,好像他还是天门山辈分极高的“通”字辈大爷吧,我想他和湖昌会馆的沈山主必然相熟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