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允许他们这么试错?“现场一位专家有些惊讶,“我们单位的年轻人搞创新,总怕失败了担责任。“ “总要给年轻人是错的机会嘛,”吴浩笑着讲道:“我们这儿的规矩是'试错不追责,成功有重奖'。“ 说着,吴浩领着众人上二楼,智慧角的隔音隔间里,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正对着屏幕和人视频,屏幕上是某种微生物的基因序列图。 “您看那小伙子,上周刚在'悬赏墙'接了个活儿,用极端微生物降解塑料的,卡壳了就直接连线生物实验室的专家进行解答 我们的专家咨询平台是24小时开放的,不管问题多基础,都有人答。“ 三楼的“悬赏墙“前,汪良工指着屏幕上“光伏板自清洁涂层“的需求,赏金标着80万。“这些需求都是哪来的?企业自己的难题?“ “大部分是我们内部的,当然也有一些是合作单位的。“ 吴浩调出后台数据给众人看,然后接着讲道:“比如这个涂层需求,是西疆的光伏电站提的,戈壁风沙大,清洗成本太高。 去年有个刚毕业的姑娘,从荷叶效应里找思路,用纳米材料做了层疏水涂层,现在已经在三个电站试点,清洗频率从每周三次降到每月一次。“ 他指了指需求旁的绿色标注,笑着说道:“她拿了80万赏金,转身就组了个团队,现在在攻'极端环境涂层'的难题。“ 周院士忽然指着一条已解决的需求笑了问道:“这个'沙漠帐篷降温材料',赏金才5万,解决者是个实习生?“ “那是个有意思的故事。“ 吴浩笑着说道:“去年夏天,边防哨所反映帐篷里温度能到50℃,我们把需求放上去,一个学材料的实习生没接活儿,自己跑到哨所待了半个月,回来用废弃的光伏板边角料做了层反光隔热层,成本才几十块,温度能降12℃。 我们不光给了5万,还把这技术推给了所有边防哨所——有时候解决问题的,不一定是多复杂的技术,是真懂场景。“ 顶楼的星空讲堂里,老专家刚讲完芯片材料,台下的年轻人正围着提问。 张副总注意到后排有个穿迷彩服的年轻人,笔记本上画满了装甲车的结构草图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