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九十七章专访-《重生科技学霸》
第(2/3)页
秦元清穿着正装,亲自烧水泡茶,整个环境显得很轻松随意,并不刻意。摄像机先将镜头对准杨澜,杨澜的专业风范马上就表现出来了,面对镜头露出大方而恬淡的微笑:“大家好,欢迎收看杨澜访谈录。今天我们节目的嘉宾,是在我国以及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大科学家、也是我国青年一代的领军人物,我国两院院士、水木大学校长秦元清。生于1990年的秦元清,是标准的90后,关于90后我们的印象多是‘自私’、‘抗压能力差’、‘无望的一代’、‘非主流’、‘杀马特’等等。”
“但是这一切在2008年戛然而止!2008年是具有历史性的一年,注定是要被历史铭记的,这一年我国发生大地震,震惊了全国也震惊了世界,我们也成功举办了京城奥运会。也就是在这一年,一位90后横空出世,改变了人们对于90后的印象,重新定义了90后,他也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。有人称他为21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、最伟大的物理学家,有人称他为锂空气电池之父、华夏现代航母之父、华夏现代汽车工业之父、华夏现代航空之父.....今天我们要采访的,正是这么一位传奇人物!”
镜头拉远,秦元清面对着镜头,也是微笑着点头,杨澜笑着说道:“秦校长,作为一名货真价实的90后,你对90后的评价是什么?”
秦元清笑着说道:“作为90后,我对于同一个年代的人是持肯定、赞赏的,我不觉得我们90后就不如80后、70后、60后,我觉得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。以前80后,被贴上了‘垮掉的一代’,而事实证明,80后并没有垮掉,他们吃苦耐劳,坚强乐观,现在社会已经称他们为‘奋斗的一代’。”
“同样的道理,不能因为我们90后比较有个性,就将什么非主流、杀马特等等标签贴在我们身上,事实证明,我们90后更具创新意识和能力,现在社会上已经涌现一批优秀的90后企业家,他们并不比前辈们差,甚至他们更具知识和技术。”
“现在社会上也开始批评00后,说什么00后‘自信、叛逆、追求自由、另类’,是啃老的一代,自私的一代!对此我都不认同,我一直坚信着,我们华夏是一代胜过一代,江山更有才人出,各领风骚数百年!”秦元清说道。
“我们都很好奇,在小学、初中乃至高一、高二,你的成绩并不算非常优秀,应该说称不上学霸,是什么让你在2008年幡然醒悟,成了一名学霸呢?”杨澜顺势将话题转移到秦元清的高中生涯。
“嗯,应该这么说,2008年我进入高三,也不得不面临着高考,高考是一座独木桥,想要闯过去就必须责无旁贷,无法分心。所以进入高三,我将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学习上,开始去弥补之前的遗漏.......”秦元清再次说起他编造的那一套说辞:“结果去参加CMO、IMO,一不小心都拿到金牌。高考的时候,出乎意料地考到了满分,只能说高考难度太低了。”
“当时高考之时,可有想过自己能够考到750分的满分分数?”杨澜笑着问道:“要知道,这是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分数,从恢复高考至今,除了你之外,还无人能够考这么高的分数。”
“实际上在做完题的时候,我就知道,不出意外的话,是能够拿到的。”秦元清微笑地说道。
“这里面有个趣事,当初你拿到CMO金牌、IMO金牌的时候,国内各大名校都跟你伸出橄榄枝,你都拒绝了。再你高考成绩出来后,这些名校也都跟你伸出橄榄枝,一开始你都不怎么满意,后面为何选择了水木?”杨澜问起了往年的一桩趣事,至今还被津津乐道,甚至都已经演化为几个版本。
“说起这事,也是当初年轻气盛,怪不好意思的。当初我觉得能够高考进入名校,干嘛要选择特招,这不是走后门么?所以我一直坚持参加高考,拒绝了所有名校的招揽。”秦元清微笑地说道:“至于为何高考分数出来后,我犹豫的原因,是觉得华夏清北两所高校最好,但是学生毕业后都出国留学了,而且都留在海外,而不是回国参加华夏建设,所以心中是比较反感的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