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5章-《谍战:飞蛾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身为大日本帝国杰出的情报官员,他清楚,横川河的死,应该是有人下的黑手。

    巴登巴登集团成员,是河本大作身上的符号,也是他在政坛上的通行证。

    巴登巴登集团,是指由永田铁山、小畑敏四郎和冈村宁次3人发起组成的日本军人集团。

    它是日本军部独立的萌芽、日本政坛转向****的起点,也是日本军队称霸运动的起点。

    因在德国巴登巴登温泉密会成立,故称巴登巴登集团。

    一九二一年十月,在日本皇太子裕仁的鼓励下,永田铁山、小畑敏四郎、冈村宁次和东条英机等日本少壮派军官,在德国莱茵河畔的巴登巴登温泉商讨国内外政治、军事形势。

    他们相约盟誓,回国后将致力于消除派阀、刷新人事、改革军制、建立总动员态势,全力推动日本走****侵略扩张道路。

    石原莞尔、板垣征四郎、东条英机、河本大作、土肥原贤二、山下奉文等先后加入该集团。

    明治政府成立以来,日本军部成为与内阁平行的辅佐天皇的独立体系,拥有凌驾于政权之上的特权。

    九一八事变前,无论是日本陆军省、参谋本部,还是关东军,都确立了军事占领中国东北的基本方针,甚至对占领东北后的统治方式与原则都进行了充分考虑。

    军人集团中的一部分人将推翻政党内阁、建立军人政权、实行举国一致体制作为目标。

    河本大作为日本兵库县人,自幼家道殷实,小学毕业后,先后就读于日本陆军幼年学校、陆军士官学校和日本陆军大学。

    他是河本参二的次子,其家拥有大量土地和山林。

    毕业后被派到东北参与日俄战争,担任日本陆军第四师团步兵第三十七联队小队长,到中国东北参加日俄战争。

    一九零六年一月,河本作为第四师团中一员,曾担任安奉线警备和旅顺的卫戍任务。

    此期间,河本大作极其崇拜日本侵华谋略高手明石元二郎、青木宣纯,立志要成为明石、青木第二,以阴谋和暗杀辅助武力,来实现日本的大陆政策。

    一九零七年十月,河本调回日本,驻扎在姬路。

    一九零八年三月,任第三十八联队中尉副官驻东京。

    此后他留在中国,成了日本陆军中所谓的“中国通”。

    一九一六年始,河本大作作为情报军官,就曾以参谋旅行的名义到中国成都等地进行情报搜集。

    其实这个家伙,在军校的时候就不是省油的灯。

    在校期间以河本大作等人为中心,组成了反动帮伙——大陆会,会员中有,多田骏、大场弥平、矶谷廉介、真崎甚三郎、梅津美治郎、森连、下村定一、山田乙三、齐藤弥平太、小畑敏四郎,这些人日后都成为了侵华干将。

    而后晋升为陆军大尉,第二年以第24名从陆大毕业,任陆军某部中队长。

    而后派往中国汉口,任日本陆军中支那派遣队司令部高级参谋辅佐,之后任该司令部驻四川成都武官,又调任日本陆军省参谋本部第二部部员。

    同年他被晋升为少佐,同年7月任日军西伯利亚派遣军第十二师团司令部参谋,入侵苏联。

    一九一九年任参谋本部第一部(主管作战)及第四部(主管编纂战史)部员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河本加入组织新兴的***军人少壮派组织——二叶会。

    其主要成员有“陆士”第十五期至第十八期的军官:矶谷廉介、多田骏、板垣征四郎、喜多诚一、石原莞尔、花谷正、桥本欣五郎等。

    多年的情报工作,让河本大作的完善了自己思路。

    而命运之神应该十分垂青这个冷静又疯狂的男人,给了他一个名垂青史的机会。

    二八年夏天,张作霖被南京政府领导的南方革命军打败,被迫通电求和,决定离京回东北。

    就在张作霖准备离京出关的同时,日本关东军正在密谋趁张退败出关之际,接触奉军武装逼张下野。

    而在会上,河本大作听到军部愚蠢的计划,气的火冒三丈,而能改变决议的上司,土肥原贤二已经奔回东京,做最后的努力。

    身为计划的实施者,河本大作在会上,忍无可忍,直接站了起来,大声吼到,说杀掉张作霖,岂不是一切问题迎刃而解。

    河本此言语惊四座,他进一步阐述,认为只要打倒张作霖一个人,所谓奉天派的诸将便会四散,干掉头子,除此之外没有解决满洲问题的第二条路。

    但这个大胆的计划,军部的代表根本无法认可,还是认为应该让奉系内讧,从而达到军部的最终目的。

    这让少壮派不能接受,日本关东军参谋河本大作等少壮派军人无视国内陆军中央部的意见,执意暗杀不太听话的奉系首领张作霖。

    一九二八年六月四日凌晨五点左右,沈阳郊区的皇姑屯火车站,传出两声惊天巨响,一列火车飞上了天。

    河本大作在事后的文件上写道:在轰隆的爆炸声中,黑烟升上了天,高达二百米。

    我只能想像张作霖的骨头是否也上了天,可是对于这猛烈的黑烟和爆炸声,连我也很惊恐,药力实在太大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