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 在其位必谋其政 高孝瓘冒死劝谏-《高齐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高洋披头散发的跑了出来,怒吼:“滚!你来做什么?谁让你进来的!”

    他不知从哪里忽然拽出来一个鞭子,朝着孝瓘抽了过去。

    “啪!”

    孝瓘生生受了一鞭子,鞭子扫到了脸颊,顿时火辣辣的。

    孝瓘握紧了拳头,继续说到:“臣自尚药局来,医官说。。。。”

    话还未说完,高洋便已冲过来拽住他的领子。孝瓘不得不抬起头来,浓重的酒味扑鼻而来。

    “医官说什么?”高洋眦目欲裂的看着孝瓘,但眼底却有一丝害怕和慌乱。

    “医官说太后身体无碍,只是受了惊吓,吃几副药压压惊便可。”

    听到太后无碍,高洋缓缓松开孝瓘的领子,后退了几步,整个人仿佛忽然放松了下来,坐在了地上。

    孝瓘叩首,“父兮生我,母兮鞠我。拊我畜我,长我育我(先秦《蓼莪》)。陛下当保重龙体,太后方能心安。”

    高洋喃喃道:“我今天伤了母后。”

    孝瓘道:“人谁无过,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陛下若能认错请罪,太后定能原谅陛下。”

    高洋眼中忽然充满了希冀,“真的吗?母后真的能原谅我吗?”

    “母子连心,太后并非真的生气。”

    “真的?”高洋不相信,又拽住一旁跪着的杨愔:“母后真的不会生气?”

    “舐犊之爱,太后只是担心陛下身体,若陛下能认错并保证爱惜身体,太后定能原谅陛下。”

    “好!我现在就去认错。”

    杨愔忙阻止高洋,“陛下,今日天色已晚,恐怕太后已经歇息了。”

    “对,对,天色已晚,不能打扰母后休息,我明早再去,明早再去。”

    高洋开心的像个孩子一样,跑进了内室。杨愔和孝瓘都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出了昭阳殿,杨愔感叹:“虎父无犬子,文襄帝文韬武略,十五岁便入朝辅政,拜大将军,封渤海王。如今文襄六子也各个才能兼备,着实令人欣慰。”

    孝瓘道:“尚书大人谬赞了,论才能,孝瓘不及父兄一二。”

    杨天色已晚,杨愔又见孝瓘脸上被鞭子抽出来的血檩子,便叫他回去处理伤口。

    孝瓘拱手施礼:“多谢尚书大人,下官告辞”

    看着消失在远处的背影,杨愔脸上的笑容慢慢淡了。文襄帝诸子卧虎藏龙,太子却性格软弱,不知日后当如何。

    孝瓘回到了家中,奶娘见他脸上的伤痕,顿时心疼的掉了眼泪,拿了伤药递给孝瓘:“这该有多疼,你可是亲侄子,怎么就下的去手呢。”

    孝瓘接过药瓶,对着铜镜小心翼翼的抹药,“奶娘放心,小伤,过几天就好了。”

    奶娘抽泣着:“哪里是小伤,这要是留了疤可怎么办哟”

    孝瓘笑道:“男儿有些疤痕不碍事的。”

    “谁说的!”奶娘顿时急了,“这么好的一张脸怎么能有伤呢!太狠了,打人还不打脸呢!”

    “奶娘,”孝瓘无奈,正要继续安慰奶娘,忽然门被推开了,“哐”的一声,吓了孝瓘和奶娘一跳。

    定睛一看,原来是二哥孝珩来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