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周瑞闲得无聊的时候,一人过来小声说道:“周总,返回舱测试准备就绪,遥测数据全部正常。” 周瑞点点头:“了解,先等卫星落地吧,刚好那时候,南天门也回到国内上方了。” 稍显枯燥的等待,让部分观众觉得无聊离开了,但也有更多的人涌入了进来,尤其是海外那些等着写报告官方人员,那是厕所都不敢上。 终于,经过多次调整和切轨后,“捕获器”终于进入了大气层,开始不断下落。 虽然到了这一幕,基本就稳了,因为火箭回收本就是“太一天工”的对口专业,但毕竟这里面有一颗意义特殊的乘客,所有人都悬着一颗心。 而几千里之外的肃省沙漠中,一队车队正在道路边缘等待。 落区负责人举着望远镜,头疼道:“落地速度太慢也不是好事.肉眼观测很难” “队长,有信号反应了。” “走!快!第一时间抵达落区!” 一长溜越野车冲入沙海,黄沙被翻卷至数米高,泱妈的记者也随车前往。 终于,五六分钟后,他们肉眼观测到了捕获器。 没有参照物的沙漠里,即便有位置信号人也不好找,还得靠肉眼。 又过了三分钟,终于抵达了落区位置,找到了安静矗立在沙丘上的捕获器。 这个底座两米边长的立方体,算上整流罩接近四米了,还是很巨大的,如同一座粗壮的矮塔。 他们开始分割现场,检查有无碎片,插旗测波,又是一通忙活,才在泱妈的摄像头下,按下了捕获器上的“按钮”。 “噗呲~” 一声气压声,上方的整流罩再次打开,露出了里面被固定着的,完好无损的“东方红一号”。 这一幕也被摄像机拍了下来。 “汇报指挥中心,落区成功收回‘捕获器’。” 万户基地内,周瑞点点头:“收到,接下来就交给你们了,将它完好带回。” “保证完成任务!” 这是第二次捕获卫星了,但却是第一次向全球展示捕获的完整过程。 上一次,只是带回了一个融毁的铁球,并且没有捕获过程。 这一次,完美的“航天自证”无懈可击,再一次向全世界,彰显了太一天工的实力。 或者说,中国航天的实力。 之前有很多人认为,“捕获卫星”只是在“摧毁卫星”,甚至认为太一天其实做不到,一切只是一场骗局。 现在,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是死了。 (冷知识): 钱老的工程、数学、航空、航天、物理、力学都是大师级的。 一身的成就涵盖:火箭、导弹、飞机、核潜艇、卫星、空间通信、工程系统化 有些是他本职专业,有些则是缺乏人才,不得不上,但都完成的很好,能力仿佛没有边界。 是现实中的科技文男主。 关于“宇宙飞船研究所”的想法确有其事,不是我编的,当时正是太空竞赛最热的时候。 如果不是被工业基础拖累,很难想象会是什么展开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