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7.边角料-《最终诊断》
第(2/3)页
“没有具体目录么?”
“虽然给了我一堆文件,里面就有《受试者合格标准》,不过每次我们送过去的人都要淘汰掉一大半。”警长坐回椅子,猫下腰拉开抽屉取出了一个纸质公文袋,“这就是他们的要求标准,我都看过,没什么特别的。”
祁镜拿过文件,快速扫了一眼,确实在内容上和其他药物实验的要求没什么太大的区别。
主要就是受试者不能有心肝肾疾病、近期没有使用过其他药物、血液生化指标需要正常,此外血液常规检查也需要尽可能正常,需要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。
常规药物实验肯定会做对照,肯定需要一部分得了相关疾病的病人,这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事儿,一般的受试者标准列表里肯定会有“需要患有xx疾病”的说明。
但给警长的这一份却没有,面向的应该是正常对照组。
而且从单纯的实验角度来看,不管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,样本数量越大结果的误差也就越小。当然有时候会限于经济成本的控制,降低受试者数量,但也没必要减得那么离谱才对。
最离谱的还是隐藏标准,不管罗列出的条件如何,最后都会由实验室研究员来做最后定夺。
也就是说这些写在纸上的只是最低要求,甚至根本算不上是要求,真正的筛选其实还是捏在了对方手里。所以最后结果往往是,原本有很大概率入选的孩子被筛了下来,而拿来充数的有些小问题的,反倒被接收了进去。
“这可真够恶心人的。”祁镜忍不住吐槽了一句,“总得先知道问题出在哪儿,我才能帮忙增加入选的概率吧,要不然岂不是白忙活了。”
警长陷入了两难。
一边是实验室的压力,不管从哪方面来看对方的后台都很硬,也明确说明了实验信息需要严格保密。如果有外泄,对方会不会有事儿他不知道,但是自己肯定会有事。
也是因为出于保密的原因,许多细节都不能披露给他。
说白了,警长就是给他们送材料的运输大队长,根本接触不到核心利益。赚的钱也是别人施舍来的边角料,没有水果、没有巧克力,就连那层奶油也是修整时胡乱刮下来的,看着乱七八糟,根本不像蛋糕。
而另一边的祁镜显然业务水平一流,单单靠眼睛就能轻松看出不少孩子的身体状况,有些结论甚至达到了和实验室检查近乎相同的地步。
如果真的能搞定孩子们的质量,让他们符合实验室的要求,那自己的油水自然大涨。他这儿有的是偷渡客,移民宽松法案最晚也会在明年落地。只要能拉他入伙,就等于得到了一个廉价的调整机器,到时候肯定能大赚一笔。
碰不到核心,那就只能多捞一些边角料。就算边角料再难看,原本也属于蛋糕的一部分,终究难吃不到哪儿去。
警长不会华语,但深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道理。这些年能爬到这个位子,靠的也是自己凶狠的拼劲和一丝运气。
想要赢得够漂亮,就得承担相应的风险,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。
警长叹了口气,从另一手的抽屉里拿出了一叠名单:“我确实需要你的帮忙,但有些话不能乱说。现在在我的职权范围之内,能给你的就只有这些,接下去能做到什么程度全看自己的本事了。”
这份文档要比刚才的标准要求厚得多,里面是被实验室选中孩子的名单。
其实收容所这帮人早就注意到了有书面和内部的双重标准,想要研究如何自行提升孩子的“质量”。所以他们特地找到了一家诊所,给了孩子们全套实验室检查。
可惜实验室检查结果并没有统一的共同点,这才让警长放弃了这条线。
没想到最后兜兜转转进了祁镜的手里,很快就成了他的新玩具。
名单里没有明显的男女区别,数量上男性稍多一些,从比例上来看倒是没什么区别。检查方面都是些用于常规体检的检查,主要还是血液和影像学为主。
血液检查报告里最显眼的就是贫血,尤其是典型的缺铁性贫血,有不少孩子的血红蛋白含量不足80,低的可怜。但即使如此,还是被实验室要了下来。
不过在血小板方面,要求倒是严格,入选的每个孩子都没有凝血问题。当然有凝血问题的孩子数量也很少,所以没什么可比性。
其次在感染方面,也就是中粒和淋巴之争上,实验室也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喜好。在这些名单里,有中粒高的细菌感染,也有淋巴高的病毒感染,当然更多的还是两者都不高的正常孩子。
有感染的比例不高,因为还有一大把受到感染的孩子没有入选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