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想着哪能在人家危难之际离开,岂不是得个无情之名。 “长老,如今这个态势,留下来是好些!” 李虎认同的点头道。 单是国君那几句对和亲的见解,足以让他佩服,是个好国君。 战死沙场,本就是军伍之人的荣誉。 悟尘眸光低沉,没有有言语,他不明白,为何人族一言不合,便要开战。 “长老说的极是,这个时候,咱倒是不好留你,且拿文牒来,我派人送长老西去!” 国君点点头,开口道。 玄奘是要取经的,留下来算怎么回事。 等他日修行圆满,他再请教那些治国之道也是可以的。 不好让其为难。 一旁的小官递上玄奘的文牒,国君一观后,便在那后面的空白一页盖了一个戳,又拿了御笔。 提下几句话: 今有玄奘法师途经乌鸡国界,观其国,道个极好,百姓安居,少劳多逸,相谈甚欢,国君意喜。 他日亦遣使臣东行,愿为友邦。 特此御笔! 又写下会见日期,这才作罢。 这么一写,他的这一页,比那些前面只盖个宝印,寥寥几笔带过的,好了太多。 国君笑了笑,将文牒还了玄奘。 “长老,咱欲派些人,去见识见识东土的盛况,结个善缘,这没个凭证,不好拜访,长老可愿帮我一帮?” 国君笑盈盈道。 大唐国运强盛,且不是那四处征战的大不颠可比,去学习学习,有益无害。 多些见识,总是好的。 “陛下有此意,叫我欢喜,我有一道私印,乃是我朝陛下所赠,可书信一封,做个凭证! 且大唐向来欢迎他国百姓前来交流,互通,就是没有凭证,也是无碍。” 玄奘微笑道,对待异邦,大唐皇帝陛下向来开明,就是有失礼不到之处,只要不是太严重。 都不会过多计较,这点,不用怀疑。 国君闻言一喜,转身拿了纸笔,让玄奘留个凭证,这凭证,有与没有,可是差别极大。 能让大唐皇帝派出西行的取经人的凭证,怎么能不要。 待玄奘盖了私章,国君看了一眼,觉得算个宝贝。 有这个,将来乌鸡国去拜访大唐,能少了许多麻烦。 “陛下,俺老猪没多少见识,这力气可是有一把的,一钉耙下去,能抵许多个士兵,你真不考虑考虑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