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九章 岳飞不光彩的登场-《大宋之荣耀》
第(2/3)页
随这名叫岳飞的青年人进来的,还有两名押解来的军官,这两名军官将王彦所写的一封信呈给了宗泽,说王彦在信中说明了情况。宗泽接过信,并没马上看,而是眼睛瞪着跪在地上的年轻人,喝声问道:“岳飞,你能告诉本帅,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吗?”
王晨不知道的是,宗泽是认识岳飞的,而且岳飞曾经是宗泽的手下。
赵构被赵桓委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时候,宗泽以副元帅身份率军勤王,岳飞以修武郎的身份在他麾下领军,但后来划归到黄潜善麾下了。宗泽知道岳飞的大名,盖因为岳飞有数次非常不错的表现。
岳飞师从周侗学武,练就一身非常不错的箭术,有着强烈报国志的他,也在金人南侵时候入伍从军,准备报效国家。后来,岳飞投到了枢密官刘浩的麾下,成为一名弓箭手。他的箭术非常出色,能左右开弓,百步穿杨。他能引三百斤的硬弓,开八石的腰弩。
靖康元年十二月,康王赵构接到了皇帝赵桓的蜡书密诏之后,在相州开大元帅府。刘浩所部成为赵构的大元帅府麾下的一支军队。刚刚从军的岳飞很快遇到了一个立功的机会。当时相州有一名叫吉倩的剧贼,啸聚山林,打家劫舍,闹的相州一带很不安宁。
赵构意欲招降此人以充实队伍,最后不知什么原因,刘浩令岳飞去招降吉倩。
岳飞只带着一百骑兵出发了,在到了吉倩的寨子不远处,将大部人马留下,自己只带了四名骑兵直接就往吉倩寨子里进。吉倩和几个头领都在寨中,两旁站满了手执明晃晃利刃的喽罗。吉倩见岳飞就这样进来了,不禁感到有些意外:此人好大胆子!
岳飞也开门见山说明了来意,大概意思就是国难当头时候,吉倩等人竟然想不到从军报家,博取功名,反而苟活于草泽之间。他奉大元帅之命特来招安,希望他们不要再执迷不误。最后岳飞通过自己的武力展示,成功威服寨子中的一群喽罗。第二天,岳飞带着吉倩的几百喽罗回到了驻地。康王赵构亲自接见岳飞,给予嘉奖,下令擢升岳飞为承信郎。
靖康元年十二月初五,岳飞跟随刘浩出师浚州、滑州,一路大张旗鼓,摆出一副欲从浚州渡黄河南下救援东京的架势。一天,岳飞带百余骑兵在黄河的冰上练兵,突然发现大队骑兵正朝这边过来,打的是金国的旗帜。宋兵只有一百多骑,寡不敌众,有人建议赶快避退。但岳飞并没采取此议,而是对部下大喊:敌骑虽多,但尚不知我们虚实。狭路相逢勇者胜,你们且埋伏在坡下,我先单骑挑战,我若胜,你们一齐掩杀,我若败,你们再走不迟。
说罢,提了一把大刀,一催战马,朝金国骑兵冲了过去。
宋兵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,虽然早就听说岳飞“敢死”之名,但如此勇悍却还是让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片刻他们回过神来,在坡下埋伏起来。金军骑兵突然看见一个宋朝骑兵,单枪匹马迅疾如风地扑了过来,弄不懂这人干什么来了。为首将领看了看也甚觉奇怪,还没有见过这么大胆子的宋兵。在金兵眼里,宋兵历来不堪一击,现在竟然有人敢单枪匹马冲过来,他一下被激怒了,挥舞大刀直取岳飞。岳飞催马迎了上去,几个回合就将那名金将击杀了,其余金兵一下子被震住了。
在岳飞的大声喊杀下,埋伏的百余骑宋兵跃马直冲敌阵。金国骑兵只听喊杀声骤起,一时也弄不清对方有多少人马,慌乱中掉转马头,急忙逃跑。
岳飞率众一路追杀,金兵大败。因为这次战功,岳飞被升为秉义郎。
率领一万多军士勤王的宗泽,命刘浩率二千人为先锋,进军开德府,岳飞依然在刘浩的手下。
靖康二年正月,宗泽在开德府与金兵交锋,岳飞带一队精骑出战。他看到对面金兵的队阵中一左一右竖着两面大旗,执旗的人煞是高大威猛,岳飞知道这两个人就是“旗头”。这时候两军交战,士兵全部要看着本队的“旗头”,旗帜指向哪里,就要杀向哪里,因此“旗头”的作用非常重要,一般都是由意志坚定、武艺高强的人来担当。岳飞取弓拈箭,一催战马,不疾不徐地带着宋兵向金兵的阵前逼近。在看着金兵的“旗头”已到射程以内,他突然举起强弓,“嗖、嗖”射出两箭,金军的两个“旗头”应弦落马。金兵没了“旗头”,立即乱了阵形。岳飞带着骑兵一下突入金兵阵队,一下杀到了敌阵的垓心。金兵很快就招架不住,败退了下去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