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五章 形势非常不妙-《大宋之荣耀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韩世忠部在张俊与刘光世部溃败逃走后,也放弃了抵抗,退回到黄河以南。韩部虽然没有如刘光世和张俊部烧杀抢掠百姓,但却将山东一带无数的百姓扔给了金人。金人在攻占黄河北岸,及渡过山东一带的黄河后,对那一带的百姓进行了凶狠的抢掠,无数的百姓死在金人的屠刀之下,不计其数的钱财及粮草落入金人囊中。逃难的百姓跟在溃败的宋军后面南逃,越加让几部宋军失去了斗志。

    收到此消息后,王晨和李纲都是暴怒,满朝文武也非常吃惊。没有人能想到,云集了二三十万大军的山东一带黄河防线,竟然在金军五六万人马的攻击下,几天之内就土崩瓦解,几名统制大将率军逃跑,还在逃跑途中趁机抢掠了原本需要他们保护的百姓。

    “这他+妈的还是大宋的军队吗?比金军还要凶残,比金人还要祸害百姓!”王晨忍不住当着赵谌与李纲的面骂娘了,在两人的惊异中,并马上向他们提了要求:“陛下,李相公,决不能容忍这样的事发生,一定要严惩怯战逃跑的张俊、刘光世和韩世忠,决不姑息迁就。江淮一带的百姓,未曾遭到金人的侵略,但却遭到了我大宋王师的抢掠,要是容忍这样的行为下去,民心都会完全失去,百姓会转尔支持金人,共抗我大宋军队。”

    王晨隐约地记得,所谓的南宋“中兴四将”,张俊与刘光世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战功立下来,他们与金人作战时候,大多时候都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,居尽量避免与金人正面对抗,能退就退,能逃就逃,还在逃跑途中抢掠百姓。没想到现在这样的情况真的出现了,如何不让他气坏了?

    连那被称为南宋名将的韩世忠也是这样,遇敌逃跑,不做应该有的抵抗。

    其实韩世忠在原来的历史上的真实表现并不怎么样,黄天荡之战以前,他遇金人基本没打过胜仗,有一次被金人打了个措手不及,结果吓的扔下军队,带着少数一些军士逃走了。还有一次,完颜宗弼率军南攻时候,得到金军在采石渡江的消息韩世忠立刻焚毁镇江城逃跑,带着手下人马逃跑,并顺路抢掠百姓,以补充军用。连黄天荡之战最终也是以惨败告终的。在原来的历史上,连岳飞在所需给养没办法得到补充之时,也曾抢掠过百姓,当然这是在岳飞还没什么名声之前的南宋初年。

    只是这些历史并不被许多人所知而已。王晨也不知道,但他认为,身为大宋的武将,保护百姓,拼死抵抗外虏,那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。但如今,这些将领空领数十万军队,不与金人死拼,在金人攻来时候,放弃抵抗逃跑,还抢掠百姓,这如何不让他暴怒。

    李纲知道这些事后也是极度震怒。他完全清楚,东南一带的黄河防线瓦解了,肯定会对河北、河东一带防守黄河防线的宋军士气造成影响,也让他们的防守压力加大。还有,金人在山东一带渡过黄河后,可以绕道攻击,往西而来,与依然在黄河北岸的金军左、右中路军相互策应,这样势必给赵构坐镇指挥的大名府方向造成极大的压力。赵构身边的军士数量并不多,只有不到八万。韩世忠、张俊、刘光世三将所领的二十几万人马都抵挡不住金人五万人马的攻击,赵构的八万人马,能抵挡得住吗?

    在韩世忠、刘光世、张俊部溃败逃跑之际,赵构倒是没有如这些将领一样,不作抵抗就后撤,他依然呆在大名府,并在传回来的报告中,一再向朝廷保证,他决不会退缩,一定会与金人死战到底的。

    他已经下令严责韩世忠、刘光臣和张俊几将,令他们马上停止逃跑,向大名府一带集结,与他一道共抗金军。赵构的表现稍稍让人放心,也让王晨挺是惊异。他想不到,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南宋“中兴四将”中,三将在这次战役中不敢与金人争锋而逃跑,历史记载中被称为“软蛋”的赵构,却没什么畏惧之se,坚持抵抗,这些人的表现为何会与他认为的不一样,王晨不得其解。

    王晨强烈要求解除这三人的后权,并将他们押送到开封来治罪。但李纲对此有顾虑,其他大臣如赵开、赵鼎、胡寅等也认为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,而且这些将领不一定会听朝廷的令,将他们逼急了,说不定会领军造反。最后王晨很不情愿地听从了李纲的劝,暂时不解除韩世忠、刘光世、张俊三人的兵权,但以朝廷的名义下诏严责,并令张俊归于吕好问指挥,韩世忠部及刘光世部向大名府一带靠拢。

    但王晨已经铁了心要解刘光世和张俊这两员大将的兵权,他准备在局势缓和后,令小皇帝将他们召进京,变相剥夺他们的领兵权力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