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…… 其实,这个时代酒的度数颇低,尤其是南方的米酒,更是绵软,普通人只要不像武松那样,动不动就来个十八碗,又或者是像李白那样,嗜酒如命,一般的应酬,大概率的不会喝醉。 但奈何,我们这位寻郡守,酒量真的有点不赶趟。不过,也没有醉的太沉,到了半夜,人就醒过来了。 看着四周的营帐,还有些发懵的时候,外面已经有值守的侍卫听到动静,快步走了进来,非常客气地躬身施礼。 “郡守大人,可是有些口渴,皇长孙殿下离去的时候,已经让人做好了醒酒汤,此时还在锅中热着,正好合用……” 寻达闻言,心中不由流过一道暖流,用力地控制着自己的声音,冲着进来的侍卫带你拱手回礼。 “如此,有劳将军!” 喝过醒酒汤,人也清醒得差不多了,结果反而睡不着了,他索性披衣而起,凑在油灯下,看起了皇长孙殿下送给自己的沤肥之法。 这个时候,他才发现,皇长孙殿下送的这份薄薄的册子,到底有着什么样的价值。 除了仔细地讲解苜蓿的作用和种植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之外,他还在书中,非常详尽地讲了 绿肥、小便、草木灰、腐草、泔水、淘米水、禽兽毛羽、以及利用人畜粪便与杂草秸秆沤肥杀虫的技术。 毫不客气的讲,这根本就是一本集农家沤肥之大成的传世巨著! 甚至就连而今已经知道的,那些善于耕种而闻名天下的农家学者所著述的作品,恐怕都有所不如。 他深知,自己如今这一本薄薄的册子,一旦传开,到底会引起多大的轰动。 其实,也不怪他震惊。 而是赵郢这本书,不仅汇集了大秦农家几乎所有作品中的精华,而且集合了他在后世所看到的所有书籍中关于古代沤肥的方法,以及可能性探讨。 比如陈旉的《农书》,以及后来王祯的《王祯农书》等,毫不客气的讲,若不是他提前把这些技术推出来,哪怕从此往后再推一千多年,恐怕也达不到这种水平。 这就导致,等这位郡守大人好不容易看完,揉着眼睛抬起头来的时候,天色已经大亮了,他竟然是不知不觉,看了大半夜。 赵郢并不知道,这位寻郡守会熬夜看书,也不知道这位寻郡守现在险些把他这位皇长孙殿下看成了神农氏。 故而,早晨见到这位寻郡守的时候,还有些奇怪。 因为,一夜没见,这位寻郡守看自己的眼神,竟然变得有些奇怪,直勾勾地,灼热得有些吓人,莫不是自己昨天有些关心过度了? 一想到这里,他不由激灵灵打了个冷战,连留这位郡守吃早饭的心思都没有了。 寻郡守:…… 等他坐上自己的马车,空着肚子,顶着寒风回去的时候,人都还有些发懵,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变化。 不过,很快他就给自己做好了心理建设,这定然是皇长孙怕我一夜未归,家中亲眷不放心—— 这么一想,瞬间就又感动起来。 唉—— 皇长孙殿下,真是太体贴了啊! 赵郢的早餐,惯例的简单而实惠。 瘦肉粥,小笼包,油条烧饼,外加足足一大盆的炖羊肉。 虽然他现在对饮食不如刚穿越的时候那么迫切,一天需要多吃几顿,还觉得有些补不过来,但饭量依然很大。 至少比廉颇的斗米十肉还要夸张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