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章台宫里。 始皇帝和郑皇后并肩而立,扶着栏杆,遥望长公子府的方向,久久没有说话,但眼神间,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欣慰。 “郢儿那孩子,真是个好孩子……” 郑皇后脸上泛着一层亮晶晶的光泽。 始皇帝微微颔首,语气有些复杂地道。 “是个好孩子,但——” 说到这里,语气顿了顿,终究还是改了话题。 “希望他们能珍惜这份情义,能真心悔过,莫要辜负了郢儿的这一片苦心……” 左相府。 李斯听闻这个消息之后,脸色也有些复杂,这已经是他在皇太孙身上第二次预判出错了。 当初,十八公子获罪的时候,他就觉得,皇长孙此人心狠手辣,睿智果决,必然趁机彻底铲除十八公子这个隐患。 结果,皇长孙亲自出面,为十八公子求情,让十八公子逃过一劫。 这一次,他觉得,皇长孙殿下定然不会轻易放过十八公子,毕竟,饶其一命与放其自由是两码事,不可相提并论。 但皇长孙却就此轻轻揭过! “皇太孙真不愧仁厚之名,重情重义,以德报怨,实在是让人钦佩!如今满咸阳,都是赞叹皇太孙之声……” “此人,真枭雄也!” 听完府上管事的禀报,李斯沉默良久,才忍不住感叹地摇了摇头。 如今,全天下人,都已经知道了皇太孙以德报怨,重情重义的美名,若是以后,事情再有反复,哪怕是皇太孙亲自手刃了十八公子,天下恐怕也没人能说出皇太孙的半点不是来。 皇太孙与十八公子冰释前嫌。 就像一颗石子,投入了湖面,引起了不知道多少的涟漪。 不是没人心中揣测,怀疑皇太孙在故作姿态,但问题是,没人在乎皇太孙是不是在故作姿态,事实上,对于一个上位者而言,是不是故作姿态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做姿态! 他肯做姿态,这就已经足够了。 为人臣子,谁不愿意追随一名重情重义的君主? 故而,引起的直接后果就是,那些原本就追随皇太孙的势力,如眉县孟西白三氏,犹如蒙家,王家之流,无不心中鼓舞,更加坚定了追随皇太孙的决心。 天下无数自负学有所成者,蜂拥而至,想要投入皇太孙门下。 对此,皇太孙甚为重视,一方面请人妥善安置这些人的食宿,一方面责令少府史禄,在咸阳城中划出一块土地,日夜赶工,修建招贤馆和俊才楼! 旬月之内,两座气势恢宏的楼馆便拔地而起。 所有前来投奔朝廷的人才,移驻招贤馆和俊才楼,甚至就连特意赶到咸阳,准备参加今年春闱考试的士子,都可以通过投递文卷的方式,获得招贤馆和俊才的一定资助。 皇太孙爱才惜才的名声,越发响亮。 甚至,就带着赵王,已经流亡到南郡一带,正犹豫着要不要去拜望故楚公子熊心的张耳和陈余,都听闻了皇太孙的这个名声。 两人不由相对而坐,默然不语。 良久,张耳才忍不住低声骂道。 “天下愚人何其多也,竟然对此事津津乐道!他们哪里知道,赵郢此子,看似仁厚贤德,实则心狠手辣,对士人最是凶横,此举不过是他邀买人心的手段罢了!” “但那又如何,他如今终究得了天下人心……” 陈余情绪很有些沮丧。 这些日子,他和张耳,带着赵王,拜访了不少故楚的旧人,那些人虽然对他们依然以礼相待,但是他已经能明显地感觉出那些人对他的疏远。 尤其是最近这些时日,皇长孙赵郢被正式册立为皇太孙,并在咸阳大肆兴建招贤馆和俊才楼的消息传来之后,这种感觉就越发的明显了。 不知道什么时候,楚地的风气发生了一些莫名的变化。 好像人们对大秦的恨意,还赶不上对那位故楚王孙,如今的江陵府大都督熊心!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