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而秦昭襄王是秦惠文王的儿子,秦始皇帝的高祖父,大秦二世皇帝赵郢的老祖宗。 这是一桩历史遗留问题。 当时没人敢提,之后没人愿提,再后来—— 白起就没了提的意义。 而今,一个烈士碑,一个英烈祠,再次把所有人的视线,拉回数十年前,毕竟,若是要论战功,若是要列数大秦先贤,白起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。 不过,好在,始皇帝追念白起的功劳,曾封其子白仲于太原。 算是给这桩遗案做了一个交代。 这也是白家子孙,连夜入咸阳,泣血跪请之后,王翦,以及大秦军中这群人,敢于站出来力挺的前提。但问题是,始皇帝追封其子,跟始皇帝赦免白起本人没有关系。 追封其子,是朝廷不忘旧功,以示天下人,不忘本。 但请白起入英烈祠,则是彻底翻案。 尤其是在现在这个节点上,大秦一统了天下,白起坑杀四十万大军的问题,就再次被摆到了明面上,触痛了赵地许多人敏感的神经。 但事情到了这一步,已经不是追念其功劳,请其入英烈祠,亦或是顾念赵地百姓的感受的问题了,而是要对白起做一个盖棺论定! 因为,考虑赵地百姓感受,拒绝白起入英烈祠,就是对白起的彻底否定。 总之,一石激起千层浪。 这个问题,引起了无数人的争议,不少老秦人,与人争得面红耳赤,若不是大秦律法森严,没人敢在咸阳城内动手,说不出就得打得头破血流。 问题终于被摆到了赵郢的面前。 赵郢端坐在大殿之上,目光深邃,环顾众人,最后,把目光落到躬身而立的李斯身上。 “白起将军,攻城略地,坑杀赵卒,所做所为,可是为私?两军交锋,各位其主,若是攻城略地,杀敌致胜,算得上罪过,那么在坐的各位,何人不是罪人?” 说到这里,赵郢目光扫了一眼,不动声色的王翦。 “若因为赵地已为秦地,就以白起将军坑杀赵卒为由,拒绝其入英烈祠,那么包括武成侯王老将军父子,亦或者是朕在内,是不是也列为罪人?” 听到这里,大殿上所有心中一紧,尤其是之前,坚决反对白起入英烈祠的儒家学子,以及赵地的官员,齐齐躬身。 “臣等不敢——” 赵郢不动声色地扫了他们一眼,声音舒朗,听不出喜怒。 “若是白起将军不能入庙,诸位爱卿,谁敢保证,自己若干年后,不会成为朝廷的罪人?就算是今日入了英烈祠的诸位先贤,谁又敢保证,未来不会被清出大殿……” 说到这里,赵郢深吸了一口气,语气有些莫名的感慨。 “英雄是当时的英雄,我们岂能以今而论古,只是在当时,他们开疆拓土,抵御外辱,为君王尽忠,为社稷赴死,那便是英雄!我们千万不能因为时移势迁,天下一体了,我们就忘记了前人的功劳啊……” 大殿里,落针可闻。 这就是陛下对有功之臣的态度! 所有人,都心中感慨,尤其是那些曾经身为武将的大臣,以及为了大秦的统一,殚精竭虑,使劲手段的朝臣,一个个努力地挺直腰板,眼神狂热地看着大殿上那个英武不凡的身影。 赵郢环顾众人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