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好啊,好啊……” 见这兄妹二人,已经说好了,芈姬也只好点头答应,却也不忘反复叮嘱。 “丫头,你留下可以,可千万不要给你大兄和几位嫂嫂添麻烦,也不要忘了好好读书……” “知道了,知道了……” 赵希口不应心地扭过头去,继续兴致勃勃地研究自家小侄女去了。 看着自己老母亲,那一脸无奈的样子,赵郢就在那里乐。 “阿媪,您不用担心,小妹喜欢读书,就读一读,不喜欢读书,也就由得她去,何必勉强?她若是不喜欢,您就算是捏着她的头皮,强迫着她读,也读不出样子来的,反而不如顺应她的天性,她喜欢点什么,就让她学点什么算了——我们又不是寻常人家,非要求一个什么读书功名……” 芈姬见状,只能嗔怪道。 “你就知道宠着她吧,早晚被你宠坏,我看到时候还能不能嫁得出去……” 赵郢笑道。 “我们家的女儿,还愁嫁吗?放心吧,小妹天性良善,就算是少读几本书,也不会比人差到哪里去……” 芈姬虽然嘴上埋怨着,但嘴角的笑容却是出卖了她此时的心情。 有一个这么宠爱她的皇帝哥哥在,自己还有什么好担心的。 芈姬难得入一次皇宫。 赵郢特意嘱咐后厨,上了几道自家老母亲平时喜欢吃的菜肴,并暂时放下手头的政务,亲自作陪,几位儿媳妇也一个不落的全部到齐。 一家人其乐融融,芈姬心情大好,看上去整个人都容光焕发。 有一说一,自从和自己便宜老爹一起搬入阿房学宫,自家这位老母亲,整个人气色都好了许多——嗯,人好像也富态不了少。 “阿媪,这是您最喜欢吃的红烧肉,我特意让人加了冰糖,您尝尝怎么样……” 赵郢起身,亲自给芈姬布菜。 赵郢深知芈姬的口味,午膳的时候,特意让后厨给准备了她平日里最喜欢吃的红烧肉,以及四喜丸子和蒸锅肉。 芈姬看着自己面前红中透亮的红烧肉,不由脸色一变,下意识地发出一声干呕,急忙起身走到一边。赵郢见状,急忙上前,关心地问道。 “阿媪,您这是怎么了……” 说着,就要转身吩咐人传唤医官。 芈姬见状,赶紧一把拉住了赵郢。 “没事,没事,只是最近这几天吃坏了肚子,已经用过药了……” 赵郢看着脸色涨红,眼神有些躲闪的老母亲,不由心中一动,有些怀疑地扫了一眼芈姬的腰身,就在芈姬被这厮看得险些恼羞成怒的时候。 赵郢已经笑着转过身去,转头吩咐左右撤去桌子上的肉食。 “太后最近吃坏了肚子,上些清淡的饮食吧……” 芈姬闻言,不由心虚地看了一眼自家这个大儿子,见这货神色如常,似乎没有发现什么端倪,这才不由偷偷松了一口气。 她唯恐被自家这个聪慧的大儿子看出什么来,用过午膳后,就随便找了个借口,匆匆回阿房学宫去了。心中打定注意,以后尽量少来,免得以后明显了,被自家儿子和儿媳妇发现了破绽。 殊不知,就在刚才她和自家皇帝儿子说话的档口,她几位儿媳妇已经相互对视一眼,眼中有了一丝明悟。 额,大概也就她自己不知道别人已经知道了她又有了身孕的事情了。 临走的时候,王南等人,又都特意让人给她准备了一些休养身子的补品,她只当是自家儿媳妇们孝顺,也没多想。 “希儿,且不可给你大兄和嫂嫂们添麻烦,过几日,阿媪就派人前来接你……” 临上车前,芈姬依然有些不放心地再次叮嘱自己这个风风火火的小女儿。 “您老人家,不必担心,过几日,等小妹住得厌了,我就让人送她回去……” 王南快步上前,一边扶着芈姬上马车,一边笑着把话接了过去。 芈姬这才放心地与众人挥手作别。 她和扶苏,如今已经是太后和太上皇。 虽然没有占据整个阿房宫,但是赵郢却也在阿房学宫当中,单独划出一片区域,作为老两口的居住之所,相应的宫女内侍,禁军护卫,没有什么缺失的地方。 居住的宫殿,虽然不大,但阿房宫本身,风景秀丽,环境极好。 其实,最让芈姬满意的,还是这阿房宫内满满的书卷气息,出了自家的院子,外面就是来来往往的年轻学子,充满了书香气。自家那顽劣不堪,终日只知道舞枪弄棒的小女儿赵希,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环境的影响,最近竟然真的开始读书了。虽然效果依然不怎么样,还经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但无论如何,都算是让她老怀大慰的一件好事。 而这个时候,咸阳城内,过年的气息也开始逐渐浓厚起来。 眼看着新年将近,赵郢一时兴起,让人买来了红纸,当场挥毫泼墨,给始皇帝的寝宫,写了一份春联。 “天增岁月人增寿,冬满乾坤福满门。” 始皇帝看着这副对联,忍不住揽须大笑。 “善,好一个天增岁月人增寿!” 得了始皇帝的肯定,赵郢又分别给自己的寝宫和日常处理政务的大殿,写了一副喜庆的春联,并带着张苍和黥布两人,亲自给贴了起来。 再看,这平日里威严肃穆的大殿,便多了几分人间气息。 赵郢神色之间,多了几分喜色,回顾众人,笑道。 “如何,是不是显得喜庆多了……” 众人躬身行礼,看着大殿前红彤彤的春联,也跟着满脸喜色。 “陛下,确实喜庆多了……” 然后,就是不知道是从谁家开始的,咸阳城中开始有人学着当今陛下的样子,开始在自家府邸的大门之前张贴大红的春联。 只是短短两日,便从上而下,几乎是家家户户地张贴起了红彤彤的春联。 有些家庭贫困的,买不起红纸,就算是只买巴掌大小的那么一块,也求人帮忙写上一个福字,张贴在自家的门扉上。 当今陛下都要写这个想上苍祈福,那自然就是管用的! 跟着做,一准没跑。 这个消息,传回宫里的时候,赵郢愕然了良久,这才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。 他忽然有些明白,为什么有“上有所好,下必甚焉”的说法了。 自己如今,身为大秦二世皇帝,一言一行,都可能对外面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,不可以不慎重啊。有了这种考虑,他原本还想在宫里放点烟花爆竹,来活跃一下气氛的,也干脆取消了。 否则,传到外面,又不知道要传成什么样子。 十月初一,历史正式进入始皇帝二十八年。 也是赵郢穿越之后的第三年。 赵郢率领文武百官,在郊外举行了盛大的祭祀,然后又入宗庙,祭祀列祖列宗,向祖宗汇报这一年来,大秦所作出的功绩。 随后,又亲自率领文武百官,拜祭烈士碑和英烈祠,场面极为隆重,让不少人心潮澎湃,感慨万千。身为老秦人代表的眉县孟西白三氏,跪在自家祖宗的牌面面前,泪流满面的场景,更是直接戳中了不少人的内心。 从英烈祠出来,车府令张苍,又站出来,诵读第一批入选凌烟阁的功臣。 武成侯王翦,左相李斯,大将军蒙恬、王贲,太尉缭,右相冯去疾,上卿蒙毅,以及如今已经彻底淡出众人视线的老将军屠睢,都位列其中。这些人原本就在大家的意料之中,没什么好诧异的。 但随后几个人的名字,却让人不由一片哗然,但旋即一个个便不由热血沸腾起来,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将领,更是跟打了鸡血似的,一个个摩拳擦掌,恨不得直接当场向陛下请命,出去为大秦开疆拓土。 第一个,就是当今陛下的心腹爱将,战功赫赫,曾跟着陛下追亡逐北,并一手扫平东胡的靖边侯韩信。 第二个,是如今正镇守西域的绥远侯刘季! 对于这个刘季,大家心情其实非常微妙,因为把这位的战绩拿出来,仔细分析一下,就会发现这货根本没什么耀眼的战绩! 但问题是,人家就是有功绩! 不仅帮朝廷迅速拿下了西域,震慑了乌孙,更是玩笑一般地轻取了大宛这个养马的宝地,真论起功劳来,还真没几个人比人家强。 第三个,则是昔日的镇北大将军项羽! 项羽如今虽然如今只是陛下身边的一个禁军校尉,但功绩却是实打实的的,人家几乎没借用什么朝廷的力量,就帮助朝廷彻底扫除了匈奴这个滋扰了中原百姓数百年的强敌,一下子让大秦的疆域几乎多出一倍! 虽然都是不毛之地。 但论及面积,却是实打实的。 仅仅这一项,就足以让许多人一辈子都望尘莫及。 第四位,则是当今陛下的四叔,东海君公子高。 公子高带来船队出海,先后帮朝廷拿下瀛洲,扶桑,以及东南海域的大片岛屿,并成功为始皇帝寻来了海外奇株,治愈了始皇帝的病患。 功绩卓著!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