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想到就做。 始皇帝和赵郢一拍板,事情就算是彻底定了下来。 剩下的就是执行! 召集相关衙门,负责实地勘测,制定最佳的运河路线,并绘制出施工图纸。虽然前世的时候,赵郢知道这条运河的大体走向,但具体到运河途经何处,需要经过那些村庄,途径那几座城池,考虑到那些地理和人文的因素,就概莫能知了。 这是一项极为具体,也极为辛苦的工作。 自然会有少府的人,和精通工程策划的墨家子弟,前去做这些事务。 而他则召集三公九卿这些人,把自己那些设想拿出来,让大家一起商量完善与地方富商豪族一起开挖运河的具体政策。 朝廷的根本利益不能动摇,但又必须给出足够的甜头,不然那些富商和地方大族,又不是傻子,没利益可图的事,谁会傻乎乎地出钱出力? 故而,赵郢把这个大致的设想抛出去之后,就任由这群人讨论了。 对付古代的人,还得是这群古代的人尖子。 很快,就一份更加完善和具体的方案就出来了,赵郢看完之后,不由眉头微蹙,看向李斯和冯去疾等人,语气有些迟疑。 “这样,是不是苛刻了些……” “陛下宽仁,爱惜民力,天下皆知,故而,臣等讨论这些方案的时候,已经充分地考虑到了这一点,很多政策,已经很是宽宏厚道了……” 李斯上前,躬身行礼,逐条地给赵郢分析着利弊和考量的原因。 “陛下,这些地方商贾豪门,畏威而不怀德,最惯得寸进尺,贪得无厌,哪里有什么知道满足的时候呢?陛下就算体恤他们,给他们再多的恩惠赏赐,他们也会认为理所当然,甚至会以为朝廷好欺,想要攫取更多的利益……” 赵郢听完,不由心中汗颜。 自己穿越这么久,又当了这么久的上位者,考量问题的时候,还是自觉不自觉地会受到前世一些观念的影响,摆脱不了那些根深蒂固的思想。 忘记了,这里还是没有彻底摆脱奴隶制度的大秦,忽视了这时代,地方对于朝廷的敬畏。 赵郢点了点头,赞道。 “善,果然都是老成谋国之言,就依照诸位卿家的这个方案施行吧……” 苛刻是苛刻了点,但未必就是李斯这些人错了。 无论哪个时代,其实都一样,如果不能从一个足够富裕的群体上面攫取足够的利益,那就必须向另一个足够贫瘠的群体下手。 “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,人之道,损不足以奉有余。这难道说得不是诸位卿家的所思所虑吗……” 大秦二世皇帝赵郢,站在大殿之内,俯瞰着自己的三公九卿,忍不住叹息道。 …… 大雪一直又延续了四五天。 这一下,就连赵郢都无法淡定了,特旨各郡镇守官兵,全部动员起来,帮助驻地百姓,清扫积雪,修补房屋,疏通道路,避免出现伤亡事故。 最让他揪心的,还是粮草的转运。 但事实上,粮草的转运速度,比他想象的要快了无数倍,并不是雪橇好使,而是他以为只能在河道上使用的冰床,起了大作用。 在李斯和冯去疾等人的协调指挥之下,各地官府派出官兵,提前把自己辖区所在官道上的积雪压实,然后把压实的积雪当冰面来使! 冰床划起来,速度并不比骏马慢多少。 惟一需要做到的是,各地郡县的配合,而大秦最擅长的就是这个,协同作战,朝廷一声领下,各地郡县纷纷行动起来。 竟是不耽误分毫。 押运粮草的大军所到之处,所有的积雪路面,全部被碾压的整齐平滑,宛若冰面。 故而,最关键的是,因为可以节省畜力,可以日夜兼程,反而以往更快了几分。当然,坏处也有,那就是有点劳师动众,陛下由所过之处的郡县,负责整理路面,而且后期清理起来也会变得非常麻烦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