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赵郢的话虽然说的很婉转,但意思却很清楚,王南也只是随便提一嘴,想看看赵郢在这件事上的态度,见赵郢这么说,旋即便把这个话题轻轻带了过去。 吕家那姑娘,长相是没什么问题,但性子却有些乖张,非是良配。 …… 同年八月十六,仲秋节后,绥远侯夫人吕雉,向陛下哭诉,言昨日过节时,刘翁刘媪,对月垂涕,对自家儿子颇为思念,想要替代公婆,西行探亲。 陛下许之。 亲自调拨一队大秦精锐,由禁军校尉奎五带队,沿途护送,入西。奎五,出身新兵大营,曾追随陛下北伐,为人方正严谨,很是用心。 同年九月中,吕雉一行,抵达大宛,见到了坐镇后方的刘邦。 早就得到消息的刘邦,亲自出城相迎,气氛很是温馨。只是,自此之后,刘大侯爷送往咸阳的礼单中,便开始多了许多体态丰腴,妩媚动人的西域美人。 赵郢:…… 身为陛下,他也无处安置啊。 好在现在,已经不是当初对这些金发碧眼的女子,视若妖魔鬼怪的时候了,不少人对这些还颇为追捧,故而,赵郢大手一挥,便把人转手赏赐给了朝政群臣,皆大欢喜。 刘季人还没回咸阳,竟然因差阳错地在咸阳先给自己刷了一波好感。 同年九月,在南郡奋斗了一个多月的田击等人,终于传回了一个让赵郢都忍不住心中狂喜的消息,通过赵郢提供的三系法,田击等人成功地培育出了第一棵杂交水稻的母株! “田击,真是我大秦的福将,国士无双,国士无双,胜过千军万马啊!” 看着自家孙子忘形地在大殿里来回疾走,始皇帝不由抬手捏了捏眉头,有些无奈地道。 “郢儿,稳重,稳重,咱都是当皇帝的人了,哪能遇到一点事,就激动成这个样子?大父教过你多少次了,每逢大事要有静气啊……” 赵郢脸上兴奋之色未减,凑到始皇帝面前,有些促狭地晃了晃手中的急报。 “大父,你可知道,我手上这个消息到底意味着什么?” 见始皇帝目光探寻地看过来,赵郢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大笑道。 “从此,我大秦再无粮食短缺之虞!杂交水稻成功了,大父您可知道,以后,我大秦的水稻,每亩的产量可达多少?” 赵郢狠狠地握了一把手。 “至少十几石!” 始皇帝:!!!!!! 手一哆嗦,胡子都给薅下来好几根,此时他也顾不得这些了,一把拽住赵郢的手臂。 “郢儿,你刚才说什么?亩产十几石?” 始皇帝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赵郢。 他虽然早就听说,自家孙子和田击正在捯饬一种据说产量极高的水稻,但是就算是在他的脑门上开个洞,他也想不到,这个极高竟然能高到这种程度! 凭空高出十几倍! 这已经完全超乎了这个时代人的想象。 其实,又何止这个时代,几十年前,我们自己也未必能想到,有朝一日,我们的粮食能有如今的产量。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。 如今,因了自己,未来照进了现实! 这一刻,赵郢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成就感,杂交水稻的出现,未必能彻底解决后世所有时代的饥荒,但至少为解决饥荒提供了一种可能。 “总会比原来好一些吧……” 赵郢认真轻轻地吐了一口气。 “什么好上一些?真要是能亩产十几石,何止会好上一些!” 始皇帝没有听出赵郢的意思。 他早已经忘了告诉自家孙子要有静气的事,他很是激动地反复看着手中田击的这一份报告,虽然报告上的很多词汇,他完全看不明白,但这不妨碍他的激动。 他只需要看清楚,这被称之为杂交水稻的水稻,亩产到底能达到多少就可以了! 赵郢也没有解释的意思,笑着点了点头。 “大父说的对,一定会好上很多!” 哪怕后世的子孙再混账些,对百姓再严苛些,也好过后世历史上那些触目惊心的记载吧? 赵郢心情很好。 甚至比当初自己真切地意识地,已经改变了历史,改变了大秦的走向的时候,心情都要更加好上几分。 一个人深处泥潭,处在最底层的时候,或许想的就是如何挣扎求生,但一旦到了赵郢如今的地步,他其实就真的很想为天下苍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改变了。 …… 始皇帝二十九年。 不知道是不是长天的垂怜,田击的团队,又在南郡和会稽等到发现了几株雄性不育株,同年六月已经成功地培育出了一大片的母株。 杂交水稻的培养彻底成功! 同年七月,位于阿房学宫内的杂交水稻培养基地。 始皇帝,赵郢,冯去疾,李斯,蒙毅,治粟内史腾,少府史禄,内阁首辅曹参,御使中丞陈平,王翦、太尉缭、赢係、范增,大秦三公九卿,所有能提得上号的重臣,几乎全部赶到了现场。 甚至就连一向极少出阿房学宫的太上让皇帝扶苏,都破天荒地出现在始皇帝和赵郢的面前,等着见证奇迹。 稻田里的稻穗,长了饱满。 近看个头,就远非寻常稻子可比。 始皇帝有些激动,他挽起裤腿,卷起袖子,兴匆匆地从一旁一位墨家弟子手中抢过一把镰刀。 “让朕来——” 其实,有这种冲动的,又何止是始皇帝? 如今见始皇帝都亲自下手了,大家顿时就忍耐不住了,纷纷上前,各自抢过一把镰刀,跟在始皇帝身后,冲进了稻田。 田击和田敬心有余悸地看着自己手中的镰刀,赶紧也跟着冲了进去,赶紧割,赶紧割,感觉自己再迟疑上一会儿,自己下手的机会都要没有了。 其他墨家子弟,就只能傻眼了。 活了这么多年,何曾见过这样一群收割稻子的队伍…… 这就离谱! 粮食收割完,一群人虽然都汗流浃背,但脸上的兴奋之色却更重了,那割下的稻子,沉甸甸的,抓在手里都坠手啊! 见赢係、王翦、太尉缭、冯去疾和蒙武等老臣,竟然还想跟着那群年轻人一起给稻子脱粒,赵郢赶紧把几个人请到了一旁。 开玩笑,这么热的天,这么一大把年纪了,再给累出个好歹来! 一旁由特意从宫里带来的西瓜,用井拔凉水沁好的,年纪大了,不敢吃西瓜的,可以喝凉茶喝绿豆汤。 始皇帝、赵郢和一众老臣子,一边悠闲地纳凉休息,一边看着下面一群人,在那里热火朝天地给稻子脱粒,归整,称重。 颗粒归仓,连掉到田间的一个稻粒都不肯放过。 很快,最后的产量出来了。 每亩一千八百七十二斤六两! 近十六石! 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爆发出一阵欢呼。 秦朝的斤称小,一斤约等于后世的半斤,故而折合成后世的产量,大概约等于九百斤出头。对于这个产量,赵郢说不上惊喜,但也说不上有多失望。 毕竟,虽然是杂交水稻不假,而且还是进行了精耕细作的试验田,但没有后世化肥的加持,能有这个产量,也在情理之中。 但这个产量,在这个时代,已经近乎于神话! 与祥瑞无异。 始皇帝和赵郢大喜,当场册封田击为稼穑侯,特选入凌烟阁,又被众人当场公推为凌烟阁第一!其助手,咸阳司农田敬,擢升为太仓令! 成为治粟内史腾下第一人。 所有参与本次试验的农家子弟和墨家子弟,晋爵三级,赏万钱! 普通同庆。 始皇帝二十九年,十一月九日。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战场形势,罗马人不堪秦人贪婪无度的勒索,决定趁夜突袭,一举击溃秦军,给这群秦人一个深刻的教训,然后再率领大军退守本土,脱离如今僵持不下的战场。 然而,却一头栽进了现任安西郡尉,征西大将军李左车早就准备好的口袋里。 一战而精锐损失大半! 原本历史上的秦军装备,就冠绝天下,如今有了赵郢推出的百炼精钢,武器的坚韧和锋利程度,更是远远地超出了这个时代。 跟罗马人正面对上,几乎等同于降维打击。 更何况,大秦这边的领兵者,还是以兵法著称,即便是韩信都要以师事之的李左车! 兵败如山倒! 李左车更是不会放弃这个机会,与刘邦和王陵分兵两路,左右掩杀,很快把战场突进到罗马腹心。李左车打仗是真的猛,哪怕是罗马人纠集其国中近乎八成的主力大军去堵他,都没能阻挡住他攻城略地的步伐。 一路向西,九战皆捷! 一举歼灭罗马人数十万主力大军。 让鬼缩在罗马城内的罗马皇帝和元老院一日三惊。 捷报如雪花一般,飞向咸阳。 整个大秦上下,一片沸腾! 咸阳城中的百姓,时不时就能看到报捷的快马,从西面疾驰而来,开始还有些惊奇,到最后,大家都已经快麻木了。 不过自豪感却与日俱增,已经近乎爆棚。 相较于与罗马人主力死磕的李左车,绥远侯刘季这边显然就轻松多了,毕竟,虽然他给秦人了两次深刻的教训,但并没能改变,他是个草包的判断。 一个贪酒好色,喜欢金银珠玉,追求享乐的主将,你很难让人高看你一眼。 而且,罗马人也不傻。 刘季手中那种威力巨大的神秘武器,肯定也不是很多,不然,还用这么费劲巴拉地跟自己这些人对峙?早就带人横扫了。 而且,现在战争打到了这一步,都没见他再亮出那玩意儿,就更加坚信了他们自己的判断。 事实上,局势也确实如他们的判断。 哪怕只剩下些散兵游勇,刘季大军推进的速度也并不快,但也没吃多少亏。 装备和实力都在那里,对手的水平也在那里,身边还有个王陵在一旁出谋划策,想吃大亏也难。 但罗马人的皇帝和元老院的执事们,并不明白,刘邦之所以是刘邦,并不在于他领兵作战的能力,而在于他的人格魅力——真的很容易让人很放心。 他们放心,他们的手下也放心。 贪财好色,追求享乐,也没什么特别大的本领。最关键的是,这人还很四海,很义气,很讲道理,也很有原则! 虽然没什么礼貌和教养,但仪表不凡,待人很宽厚! 口碑是需要日积月累的,很多跟他打过交道或是做过生意的人回到罗马之后,对刘邦的评价,真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很多人。 故而,当看到李左车高歌猛进,一路浴血奋战,眼看就要踏着罗马人的尸首,迫近罗马人的老巢罗马时,一些人就不由目光回望,看向秦人的另一路大军,动起了别样的心思。 王陵第一时间,就察觉到了敌人士气的变化。 虽然觉得有些莫名其妙,但还是很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契机,建议刘邦对敌人劝降。 刘邦的劝降,一如既往的朴实无华。 空头支票随便给! 反正都是一些没到手的好处,刘邦许起来一点都不心疼。 凡是主动投降者,既往不咎,城中所有官吏,不仅可以保全自己名下所有财产,还可以继续各司其职。 一时间,罗马人竟然投降者甚众。 在李左车还率领者大军,与罗马人的主力决战的时候,他在打了几场不痛不痒的小仗之后,竟然就这么磕磕碰碰,晃晃悠悠,提前一步,抵达了罗马城下。 罗马皇帝和元老院的执事:…… 对地方上那些叛变投降的无耻之徒,就算是再恨得牙根疼,他们也只能捏着鼻子,先对付眼前的局面。 好在,刘邦还是一如既往的草包。 到了罗马城下,也不急着攻城,反而四处劫掠财货美女,在罗马城外不远,修筑起坚固的壁垒,整日地带着众人饮酒作乐。 很明显,这货知道自己有多深多浅,并没有什么想要争功的想法,反而是等着另一路大军打过来,跟着蹭一份功劳。 这让他们不由偷偷地松了一口气。借着这个机会,他们一方面紧急号召各地前来罗马勤王,一方面据城而守,日夜加强城防,企图借助罗马高大的城池,与秦人殊死作战。 把秦人耗死在罗马城下。 然而,人世间的事,总是充满了喜剧色彩,事情的发展,再次出乎了所有人的意外。 始皇帝三十年,三月六日晚。 夜黑风高。 罗马人挑着火把,咬着牙关,争分夺秒地修缮城池,远处,秦人的营寨,灯光通明,时不时就能顺着风声,听到秦人营寨里面丝竹管弦的声响,以及那放肆的大笑声。 一位年轻的将领,忍不住狠狠地一拳擂在女墙上。 “可恶,岂能任由秦人如此嚣张,我愿意带一队人马,趁夜袭击,给他们一个教训!” 一位年老的执政官,缓缓摇了摇头。 “不可,暂且随他们去——这难道不是我们目前想要的结果吗?刘季不足为虑,可怕的是那个李左车。现在,他需要等待,而我们也需要时间……” 年轻将领抿了抿嘴,心有不甘地退下,年纪大的执政官,看着远处那处灯火辉煌的营寨,不由轻轻摇了摇头,眼中闪过一丝淡淡的讥讽。 这个帝国,委实已经腐朽到了骨子里,竟然能让这样一个只知道寻欢作乐的草包,一路推进到了都城之下,真是奇耻大辱! 不过,也好。 他收回目光,环顾左右。 “吩咐下,动作再加快一些,务必在那李左车到来之前,再加个三尺,做足准备!” 说完,便背着双手,步伐从容地下去休息了。 今日,府上下人,又新得了一位年轻貌美的侍妾。 如此良夜,不可辜负。 总之,今夜,每一个人都很忙,似乎没有注意到,有一支只有数十人的精锐小队,已经悄无声息地潜伏到城下之下,把一个个方形的小包裹,小心翼翼地埋罗马城墙的墙根之下! 而更远处,那处灯火辉煌的营寨里面,只剩下来回奔走,时不时就会发出一阵爽朗大笑的数百名秦军,以及一个个神色惊恐,兀自在那里吹拉弹唱的伶人。 午夜时分。 就连城墙上加班加点的下层官兵,都开始偷懒磨滑,找机会摸鱼打盹的时候,黑夜中忽然出现数十道急速闪动的火光…… 不等有人反应过来,城墙下,已经传来一声撼天动地的巨响! 罗马人自诩坚不可摧的城墙,被一举炸塌陷,虽然又被惊醒过来的罗马人,拼死堵上,但那地上横七竖八的尸体,却默默地述说着刚才那一战的惨烈。 敌人手上,还有那种神秘的武器!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