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二章 归离中华两界山-《万族乐园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待供给了素斋,老妇再聚家中积存白银为谢。

    三藏见状却摇头摆手拒绝,坚持分文不受。

    一家儿见他态度坚决,怕冲撞得罪,遂只好多番恳恳拜央。

    可不管他们怎么说,三藏依旧分文不取,但道:

    “阿弥陀佛,善信且住,听贫僧一言。

    此番本就是施主慈悲为先,而后才有其后因果循环,报应轮转。

    此为果,报你前日救我,连日斋我,一番客我之因,故不必谢。

    反是贫僧还要再谢太保,劳你念同乡之义后面送我一程,足感至善。

    出家之人不喜金银,不爱财帛,倘要再说、再劝便是有意驱赶。”

    伯钦与母妻见这高僧已经将话说死,也是无奈。

    想想也是:人家可以抛却长安富庶荣华,一路风餐露宿艰难困苦。想来有大志向与大宏愿,自看不上贫家猎户这一二两碎银。

    最后还是那老妇人心细,拉着儿媳便急转灶台,拿出家中积存,急做许多粗面烧饼干粮相赠。

    三藏看到一堆热腾腾烧饼,瞬时便回忆起前日饿肚子的难受,遂也未辜负此家好意,悉数欢喜收纳,驮于马背。

    一家见状,这才踏实。其后老妇再命伯钦仔细相送。

    太保领母命,又唤几个家僮,各带捕猎器械护卫,同上大路浩荡出发。

    此时路上,却与先前悲苦大相径庭。一路有众相保,三藏便有闲暇,欣赏那看不尽的山中野景,叹不完的那岭上风光。

    行经半日,只见对面处,有座大山,真个是高接青霄,崔巍险峻。

    一行数人,不一时便到边前。

    那太保登此山如行平地,可才走到半山之中,伯钦却忽然回身,立于路旁界碑侧道:

    “长老、公子,此后只得你们独自前进,我却只能送到这里,这便告回。”

    三藏闻言,急急滚鞍下马,一把扯住太保衣袖道:

    “此处山高路远,也看不到个村庄尽头。

    想来虎豹豺狼乱窜,蛇虫毒物众多,千万要劳太保再送一程啊!”

    朱小杰见他又恢复狼狈样子,遂将头扭开,瘪嘴嘀咕:“这厮是谁?‘胆小如鼠唐玄奘’是也!”

    伯钦却诚恳道:“长老有所不知,此山脉唤做两界山,东半边属我大唐所管,西半边便是鞑靼所辖。

    那厢狼虎,不伏我降。那边太保,常不对付。

    倘若有我在侧,一旦被他们见了恐会招灾,为你们引祸。

    是故,送到这里便是极致,往后多行一里你却多一分危险。

    我却不好擅自过界,以致因情忘事,因恩为害,徒添倒忙。

    眼下尊客自去罢。”

    三藏闻言心惊,却也能听懂话。遂恋恋不舍松开手,慌慌滴泪,难分愁苦、惊惧、别离、依依。

    也在几人叮咛拜别之际,忽听得侧面远处,一威严大山脚下叫喊如雷:

    “哈哈哈!等到了!终于等到了!!

    俺师父来也!俺师父亲自救俺来也!!”

    此声,响彻寰宇如雷如瀑,此言用情至深,感情外溢。

    直唬得“胆小如鼠唐三藏”恐惧痴呆,又惊得“伏虎能手刘伯钦”打挣颤抖,还惹得“圣王御兄朱小杰”神思不属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