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八章 武学境,刀为引-《万界昊天传说》
第(2/3)页
石炎微笑着,道:“那到也不是,只是为父早年闯荡天下多年,虽然不懂刀,但经历得多了,一些起码的东西还是多多少少知道一点的。”
“那我不打扰你了,你继续写你的吧,我要的刀给我准备好,我晚些来拿。”石昊天已站起身准备走。
“我现在就可以给你。”石炎也站了起来,微笑着道。
“现在?”
“嗯。”
石炎微笑着,就好像变戏法一样,本来空无一物的手里,伸出一只手在虚空中一抓,再摊开手时,掌心里已多出了一颗幽黑而发亮,如鸡蛋大小般的珠子。
看着石炎的动作,石昊天并没有笑,因为他知道这绝不是变戏法,看看石炎的手,又看看这颗漆黑的珠子,他有些不确定的问:“这是……武功?”
答案是肯定的,因为石炎在点头。
石昊天还想再问,石炎已自己在开始解释:“这是武功,却又高于武功,这是武功的一种升华,每一个武者,当他的武功达到一定的境界之后,就会更加懂得这天,这地。到了这种境界,很多的东西也会随之无师自通,甚至会创出属于自己的武学,这种武学,始于武功,却高于武功,我们管这种武学叫做--神通。而这个境界,我们又叫它为--通神境。”
“通神境?”石昊天虽然不懂什么武功的境界,但模模糊糊还是明白一点,就好像他前世的教育机构一样,不也一样都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甚至更高么,练了这么久的武功,却还不知道自己现在是什么境界,所以他已在问:“怎么武学也有什么境界之分么?那我现在在什么境界?”
石炎微笑着,开始回答石昊天的第一个问题:“武者的境界可分为,后天、先天、超凡、通神、神境。”石炎沉吟着,又补充了一句:“其实在神境之上,还有一种境界,但为父没有看到过,也从未听过谁达到了那个境界,这个神境之上,并不是为父臆想出来的,因为武学之道,浩瀚无涯,即便是到了武学的巅峰神境,也绝对能再往前踏出一步,而那一步踏出,或许又是一个新的开始,说不定又可以再踏出第二步,第三步,为父现在亦正在朝着那个方向努力,所以,我们两父子,共勉吧。”
石昊天瞪大着眼睛,生怕听漏了一个字。
随着石炎的慢慢述说,一道浩大的武学之门在向石昊天徐徐展开。
后天境:用各种方法锤炼自身,使自身身体各方面强度,韧性及灵敏度大大提升,通过不断锤炼,去芜存菁,使身体各方面机能越来越趋于完美;
先天境:通过吸收散布在天地间的灵气,以达到全方位的锤炼身体及各脏器,使身体更加的契合于这天地。以人为器,天地为锤,融于天地,以期达到最终的天人合一。先天境与后天境最大的不同,是先天境已完全不用再进食五谷杂粮,对普通人所必须的五谷,对先天境已完全没有意义,非但没有意义,反而是一种负担。先天境,就是一个不断剔除体内杂质的过程,五谷再好,终有杂质,吃下去还得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来排出,而天地灵气不一样,天地灵气是最为纯粹和纯净的,在吸收天地灵气锤炼身体的同时,体内各个脏器也同时在不断的被得到滋养和强壮,而这时,维持先天境所需是大量而纯净的天地灵气,而不是五谷杂粮。先天境对于天地元气的理解已到了一种入微的地步,随着对天地元气的越来越理解,许多奇妙的武功甚至在不经意间就创造出来,所谓一入先天,神奇立现;
超凡境:操控天地灵气,御天使地,天地间无物不可使,无物不可用,以念驱之,以天地为器。感应到并吸收天地灵气,是先天境时对天地灵气最基本的使用。而到了超凡境,则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,御人御物,御气成风,呼风唤雨,腾云驾雾,朝游东海而暮苍梧,心念所至,气之所至。
通神境:窥得天地之秘,悟得天地之力,翻手之间,山倾海啸,上青冥可摘星,下深海可擒龙。
“至于神境。”石炎沉吟着,道:“我就不和你讲了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