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9章 入瓮-《黄金穗》
第(2/3)页
姚长雍点到即止,不说是,也不说不是,含笑而起:“所以我说,这水搅合得越浑,我们大姐儿才越可能摸鱼啊!”说罢,哈哈笑了一声,径直离去。
贺世年痴痴地立在原地,姚长雍不过十五六岁的少年,虚岁不过十七,竟然寥寥数语将形势分析得如此透彻。他萌生出一种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感觉。
若是九王里的人,是要阻姚家把持朝堂,毕竟姚太后身体里流着的是姚家的血,这是不可更改的事实,也是为了避免慕容王府在九王中一家独大,失去平衡。明知姚家与姚太后之间不合,偏偏让姚莹莹入宫,这是在激化双方的矛盾,意欲慕容王府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。
若是“默默寡闻”的摄政王,虽说令人难以置信,可确实是很有可能的,毕竟皇帝大婚封了皇后,昭告成年,揽回朝政大权,摄政王就该去封地,失去实权了。摄政王独断朝纲十几年,他可能甘心放手么?姚莹莹这时候横插一杠子,九王会百般阻挠,皇后之位一日悬着,皇帝一日不可收回政权,坐收渔利的是摄政王。
至于姚太后和小皇帝,那不太可能。小皇帝有一群朝臣支持,但在摄政王和姚太后的眼皮底下,他做什么都有掣肘。姚太后则日日捧着心口,苦口婆心地劝说亲生父亲和姚府化干戈为玉帛,她纵然是个披着羔羊皮的蛇蝎心肠,出了皇宫那一亩三分地,不过是只纸老虎。说白点,这只是个见识短浅的女人罢了。
若真是姚太后单方面干的,那可真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。
贺世年原先因着根深蒂固的忠诚思想,对姚长雍是恭敬有余,此刻听了他的话,则深深地产生了敬佩之意。他的眼神炯炯发光,姚府有这样一位家主,不愁家族中兴。
“既然四爷说黄姑娘不会有事,那么,这柴家是一定会倒了。”贺世年喃喃自语道。
过后几天,他怀着忐忑之心回到蜀味楼,紧紧张张准备了几天的话,遗憾的是,金穗似乎真的不愿意看见他了,一连十几天过蜀味楼而不入。每每店小二看见金穗的马车,战战兢兢地迎接,谁知金穗的马车停也不停。
店小二就纳闷了,但贺世年安安稳稳地依旧做着掌柜,他没觉出有什么不对劲来,原本金穗来蜀味楼的机会就不多。
……
金穗不去蜀味楼,一是因着确实气恨贺世年,二是这些天赶赴各家小姐的聚会,跟现代明星赶通告似的,得准备衣服首饰,衣服还不能有重样的,上台演戏,道具当然得经心点。她忙完了聚会,就去毓秀坊赶制衣裳。
而这些天的聚会精彩连连,也让人唏嘘不已。
先是姚莹莹在几位好友家中见到了她送的花瓶,与这几位好友越走越近。紧接着她赴了许燕萍的邀请,许燕萍没让她进入闺房,姚莹莹辗转从小丫鬟口中得知许燕萍的花瓶竟也碎了,再次愤慨地拂袖而去。之后连着四五天都在府中生闷气不再出席宴会,待重新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时,姚莹莹傲娇地与这两人不理不睬,如同陌路人一般。
这个圈子是锦官城的贵族圈子,家中想要飞黄腾达欲送女儿入宫的,对姚莹莹这个热门的皇后人选是紧着巴结,谁都不敢得罪她。姚莹莹疏远甚至生气许、马二人,其他的千金们明面上总要做做样子,因此,马秋霜和许燕萍受了不少闲气。
马秋霜还好,毕竟她身份摆在那里,与锦官城的“地头蛇”们合不来,自有伯京的人脉圈子,尤其是洪涵巩破了劫匪案和爆炸案,调来锦官城升为巴郡府的贼曹掾史,属文官,马秋霜新交了个伯京来的朋友,叫做洪燕菲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