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8章 搭桥-《黄金穗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黄府的婢仆赶在年前办了两场婚礼,一场是山岚的,一场是八宝的。金穗给女方添了嫁妆,黄老爹给男方添了聘礼。八宝是外嫁,和小寒一样是从薰衣草农庄嫁出去的。

    在黄府里,月婵虽说一样教导三个大丫鬟,到底与晓烟的情分深厚些,八宝和木兰两个较之晓烟年纪大,较之月婵年纪小,她俩个无依无靠的,是一对好姐妹。

    这对好姐妹在薰衣草农庄里相见,说了一夜话。木兰没有对八宝提任何关于楚王府的事。她此时方知,八宝是受了她的牵累才不受金穗信任,因此对八宝心存诸多愧疚。

    金穗特意问了八宝所嫁的人家,是毓秀坊的一个管事,那管事也会刺绣,两人可谓是天作之缘。

    八宝出嫁后,金穗清闲两天,接着又忙碌起来,蜀味楼在辣椒上市后,年节时的订单大增,许多人赶着这时候办寿辰,图个喜庆团圆。

    贺世年开始着手把手上的事务全部移交给金穗和于二掌柜,于二掌柜站出来独自处理问题的次数渐次增多,直至贺世年完全撒手不管,他也能处置得得心应手。贺世年生怕金穗以后会吃亏,每天跟添鸭似的为金穗讲解自己多年经营当铺所得的经验,和用人之道。

    金穗亦是耐心地聆听,适时地做笔记,到贺世年没有东西可讲时,金穗将笔记装订成册,摇着册子笑道:“贺掌柜的处世经验,可以写成一本经营谋略的书了,这可是有理论有实例啊!”

    这话绝对不是恭维。

    贺世年一张老脸红通通的,讪讪地道:“黄姑娘说笑了。”

    可能是性别不同的原因,金穗的处事方法与他的有些不同,但金穗从来没有质疑他的法子是行不通的法子。也没有偏听偏信他的法子而贸然改变自己的处事原则。这是对他的尊重,亦是对金穗自己的尊重,金穗是个有原则的人。

    且贺世年最欣赏的一点便是金穗的理解能力,一般十几岁的小姑娘,即便再早熟。但像金穗这么养在深闺好几年的姑娘,能明白他所讲的艰涩的东西,这是很难得的。好像金穗本来就有这种理解能力似的。明明她所经历的人生是那么短暂。

    这与姚长雍从小操纵姚府、操纵一系列的商市行动以及暗控一些朝堂走势,从实践中迅速理解道理是不同的。

    贺世年与金穗相处,既觉得奇怪,又觉得理所当然。

    就在贺世年纠结要不要与金穗承认数年前的错误时,金穗这边来蜀味楼的次数却少了起来。金穗除了黄府和蜀味楼的事,其实没什么可忙的,这回是为了文太太和文华回到锦官城。她们打算在锦官城内过年。过完年便会去伯京。怕是过个三年五载的才会回来,金穗自然是要时时陪着她们的。

    文华和文太太一起在田间劳作,晒得更黑了。

    金穗拉着文华细细打量,忍不住说道:“文姐姐,以往文太太做粮商那会儿,你们还不用下地呢,去了伯京说是能做官的。怎么反而要亲自动手劳作了?不能请人来做么?”

    文华不甚在乎地摸了摸自己的脸和手,笑容可掬道:“这些种子是我和我娘千辛万苦从外邦带回来的,怎么能放心地随便交给旁的人去拾掇呢?”

    “是我失言。”金穗感觉自己目光短浅了,面上带了几分尴尬出来。

    文华轻声笑道:“行啦,莫红脸了,你还跟我见外不成?”

    金穗莞尔道:“咱们这几年聚少离多的,各有各的遭遇,难得聚在一起,倒是有些生疏了。文姐姐,你在伯京可曾见过洪姑娘?”

    “你说洪姐姐啊,不知你们俩个怎么了,以前都叫燕菲姐姐,金穗妹妹的,如今倒互相称起姑娘来。”文华提起洪燕菲,神色变得怅然,“洪姐姐去年便去的伯京,比我们去的早些。直到今年夏季,才得和她见上一面。洪姐姐选秀没选上,回了家里。听她眼跟前的大丫鬟说,洪姐姐因此茶饭不思,感觉无颜回锦官城,便住在了伯京她祖父母那儿。殊不知,选秀严格,多少大家闺秀落选。”

    “文姐姐没见过洪姐姐么?”金穗随着文华改了称呼。

    文华看了眼金穗,道:“见是见了,问的话却是奇怪。”

    金穗疑惑地望着她,洪燕菲还能问文华怎么种田?

    文华神色晦暗不明,摆弄着金穗送她的牡丹花,那牡丹开得极为妍丽,如冬天里的一把火,又娇媚脆弱,又刚强傲雪,说道:“问我和我娘亲去了伯京有无去过慕容王府,和慕容王府是否还有联系。我说不晓得,她便蔫蔫的,自己发呆,不肯再理我。黄妹妹,你认为,洪姐姐是什么意思呢?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