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9章 阴差阳错-《黄金穗》
第(2/3)页
“高平书起了贪财之心,协同傅池春贪下这笔银子。又以我妻儿为要挟,以我的前途为诱饵,让我模仿父亲的笔迹写了一封平安信给老太太……黄姑娘,若非因我贪享名利之故,黄老爷和黄太太有了那二万两银子,随便寻个安慰的地儿住下,又怎会英年早逝?”
说罢,贺世年已是哽咽得不成语调,眼泪虽没滑落下来,但愧疚和悔恨压得他的腰直不起来。
金穗听完后十分震惊,她嘴角苦涩,种种阴差阳错造就了席氏和黄秀才的悲剧,依着席氏的性子,她若真得了二万两银子,肯定会直接带着黄家远走高飞,哪里会被双庙村的村民绑缚成个粽子沉塘而死呢?古代人的贞洁观在她眼中连她头上的银簪子都比不上。
事隔这么多年,在黄老爹潜移默化的影响下,金穗逐渐把席氏和黄秀才当做自己的父母来看待,因此,一时间有些难以接受对她教导有加的贺世年,在席氏的悲剧上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可细细想来,贺世年的错其实根本算不得什么。
她克制地握了握拳头,冷静地问:“贺掌柜当年是否也收了那位高管事的银子?”
“黄姑娘,我没有……”贺世年在祝叶青的言语诛罚下对黄家产生愧疚,但此刻面对金穗,他才发现心中的愧疚已经浓得化不开,几乎有些不敢面对金穗,他再次把自己当年充满罪恶的心思向金穗剖析一遍。
金穗深深吸口气,贺世年很诚实,几乎是把当时的情景还原。
他是被傅池春威逼利诱的,且不说威逼,但利诱时,他的确是动了心:“……这些年我一直在后悔当初怎么被猪油蒙了心,偏听偏信至此。我今日所言句句属实,黄姑娘可征询四爷,要打要杀全凭黄姑娘一句话,我贺世年半句怨言都不会有!”
金穗的心情很复杂,贺世年最后那句话言重了,他明知她根本不可能对他“要打要杀”,且贺世年如今正受姚长雍重用,她更不可能会把贺世年怎么样了。
可要说贺世年不是诚心悔过,他的脸上却是视死如归,又当着她的面跪下,行了这么重的礼,金穗看不出半分假意来。
金穗翻腾的心思最终却只能化作浓浓的叹息:“贺掌柜,人各有命,这些年来,姚府对我们家多有补偿和维护,我和爷爷早已没了怨恨。我娘亲救起姚公子没有错儿,双庙村世风如此,我母亲沉塘也没有错儿,要追根究底,到底是谁的错儿其实已经没有意义了。贺掌柜不必再愧疚,我想,这些年贺掌柜背负着这个沉重的包袱不断受良心谴责,这样的惩罚已是足够,想必我母亲在天之灵知晓有人为她的仙逝愧疚这么多年,也该欣慰了。”
双庙村那群把活生生的席氏浸猪笼沉塘的村民们,她和黄老爹都原谅了,贺世年这个完全不认识席氏的人间接造成席氏死亡的缘由,根本是小巫见大巫。且即便贺世年没有昧着良心受傅池春蛊惑,银子能不能到席氏手上还两说。
所以金穗纠结了一下,便原谅了贺世年。但心中着实存了一分芥蒂,因贺世年曾经被傅池春轻易地以许诺前途蛊惑、戏耍一把,而傅池春却是一度想要害她性命的人。
在打倒傅池春这件事上,金穗是绝对与姚府站在一条战线上的。
同时金穗也很是惊讶,惊讶的则是,姚长雍居然还能再次信任有前科的贺世年。在贺世年暴露自己的过往之前,金穗一直把他当做完美的老师,但有了这个过往,无形中,金穗给他打上一个“意志不坚定”的标签。倘若她是姚长雍,换位思考的话,她是没有那个魄力再度启用贺世年的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