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为此,陆有恒就在魔都的市场寻找挣钱的买卖,来代替倒卖电子产品,积累资金。 陆有恒很快就发现,现在的人们手里有钱了,也开始注重穿衣和吃饭。 这两样都是人们日常能负担的起的,属于薄利多销。 在四人的商议之后,就有了这方面的心思。 开服装店可以先用别人的货,满满的在开展自己的平台,可吃食就不一样了,单开一个店铺卖吃食,货物过于单一,不利于吸引客人,而且最好是能做到现做现卖,太过于麻烦。 最为简捷的方法,就是用一家工厂生产,然后和百货商场、供销社合作,将食品远销各地。 而自己开办一家食品厂,有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,不适合陆有恒四人现在的状况。 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一家合适的食品厂进行投资,只需要出钱,就可以赚到分红。 黄丽娟知道陆有恒有这想法之后,就提出了投资黄家小铺的建议。 黄家铺子现在的发展很好,也打出了名声,并逐渐成了小县城的一个特色。 但是由于食品保质期短,易碎,限制了铺子进一步的发展 以黄丽娟自己的能力和财力,购买到合适的机器不成问题,但是她没有那么多的心思去参与管理。 黄丽娟对于黄家铺子的规划并不只是简单的食品铺子,而是能成为一个远销各地的品牌,成为一种标签。 而自己家人的学识限制了他们的发展,相对而言有能力的黄丽婷现在还小,等她长大还需要很长的时间。 现在的发展日新月异,真要等黄丽婷长大再开始打开市场,那时候,黄家小铺就已经被淘汰了。 如果陆有恒能够帮忙解决机器设备的问题,再用现在已经打好的生意网帮助销售,黄家铺子很快就能成长起来,成为食品行业的领头羊。 黄丽娟的提议也让陆有恒很动心,这是一件共赢互利的事,双方都有好处。 不过,在商言商,陆有恒不能因为和黄丽娟关系好,就直接进行投资,所以这事就暂且搁置了下来,等他实地考察后,再做决定。 没过多久,电话里就传来了黄国安的声音。 黄丽娟迫不及待地问道:“爸,陆有恒是回去察看作坊的运营状况吗?” “对,他回来之后,先是去作坊看了两天。你还别说,这小子看起来不像是干活的料,可真的做起事来,却一点也不含糊,和作坊里的工人们聊天,很会拉关系。” “他除了在作坊察看,还有做其他事吗?” “他还看了我们作坊的账册,我按照你的要求,把账本都整理好了,应该没什么问题。” “那他看完之后,有说什么吗?有没有说对我们铺子有兴趣?” “当然有,我们连合同都签好了,他说一个月后,所有的机器就能到位。还留下一笔钱,要我赶紧开始盖新的厂房。” 黄丽娟被这么一提醒,想起了厂房的事,黄家作坊现在都挤在一个不大的院子里。如果要引入机器,就需要有更大的空间进行安置,所以,修建一个厂房就是重中之重。 不过,现在这个年代,土地都是国家的,人们只有使用权,没有买卖权,黄家需要搞到一块合适的地皮。 黄丽娟思索片刻后说道:“爸,你明天去县政府一趟,看能不能弄一块空地。如果政府的人不同意出售,就先商谈租赁。” “如果政府同意了,你就那现有的资金尽可能租到最多的地。而且,这个租赁要签合同,要有公证人在场。” “以后的政策变化谁也预想不到,你最好在合同里增加一条优先权,如果后期土地有买卖的权利,现在租赁的这片土地,我们家有优先购买权。”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