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等众人知道这件事的时候,薛涟和薛夫的婚事已经定下了。 薛涟看不起农村人,她觉得薛夫能娶到自己是三生有幸了,婚后肯定是捧着,宠着,连一点重活都不需要做。 然而,婚后薛涟的生活却没想象中的那么好,虽然薛涟一直声称自己身体不好,不能经常下地,但薛婆却不是个省油的灯。 之前看上薛涟,并不只是因为她是外乡人,更多的还是因为她是城里人,想借薛涟一步登天。但没想到,薛涟结婚需要把户口迁过来,这样一来,薛涟的城里人身份就没有了。 而婚后的薛涟以身体弱,受不了苦为由,不再下地干活,这让薛婆越发的看不起他了。 作为新婚的妻子,薛夫还是有点人性,知道薛涟身体弱,没办法下地,也没有强求。精明的薛婆自然不会因为这事和自己啊儿子闹别扭,同意了薛涟不下地的请求,但申明家里的家务都应该由她做。 家务事做起来没有一个合适的标准,薛婆平日里经常找机会挑薛涟的毛病。 薛涟每次受了委屈,都要找薛夫打小报告。薛夫以为这是婆媳的矛盾,总会找自己的母亲说清。 但每次因为这事,薛婆都要和薛夫哭诉自己的不容易,久而久之,薛夫情感上开始朝薛婆这一方向倾斜,而对于薛涟的哭诉置之不理。 薛涟感觉到丈夫的感情变化后,也不敢再拿乔,做起了逆来顺受的小媳妇。 后来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出。薛涟看到了自己的希望。他觉得只要自己能考上大学,就可以摆脱这一家人,摆脱现在的命运。 为了说服家里人同意他去参加高考。薛涟给家里人许下了巨大的好处。 薛涟婆婆人虽然强势,但也是个精明人。她并没有直接相信薛莲所说的话。而是在高考的消息传出时偷偷去找知青所的其他人去打听情况。 在薛涟的婆婆和丈夫的同意后,薛涟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。只希望自己能够考一个好的大学。 高考结束后,薛涟选学校选了好久,最终决定了军医的。觉得自己在这个学校读书,丈夫一定不会再来骚扰自己。 高考成绩出来后,雪莲考上了军医大的消息,让一家人都成了村里的名人。 薛涟由此也被村里的众人高看了一眼。在身边人众多的夸赞声中,薛婆感觉到了危险,她有一种预感。倘若不把薛涟绑在身边,迟早有一天,她会脱离这个家,抛弃自己的儿子。 为此,在薛涟准备前往京都报道了前不久。薛婆提出了要和她一起去京都的想法。 为此,薛婆说动儿子,一起向薛涟施压,声称如果薛涟不带母子俩一起去京都,他们就把薛涟关起来。薛涟无奈之下,只得同意。 自从薛涟考上大学之后,在家也硬气了几分。说话的态度,说话的语气都比以前强势了很多。对于薛婆的一些决定也有了反抗被印象,这让薛婆极为不爽。 从雪莲同意薛婆母子俩跟随自己一起去京都的那一刻开始,薛涟只要稍有小错误,薛婆就挑拨薛夫打骂她。期望通过这方法削去薛涟的逆骨。 一家人进京都后,开始了在这里的生活。外面的世界繁华,热闹,看了薛婆的眼,也揪住了薛婆的心。 薛婆给薛涟指定了严格的家规,只要薛涟稍有一点违反,她就去学校闹,让别人看清楚薛涟的真面目。 薛涟的丈夫进京都后,深深的感觉到了差距,对心中也害怕薛涟会和自己离婚。对于自家老娘的所作所为,薛婆很是赞同,并且比薛婆更甚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