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1章 198. 撮合-《重生八零之再爱你一次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之后,伍老在高层的位置虽然趋于稳固,但仍不敢随意有所小动作。而孙士恒下放的事已成定局,伍老对于这件事也是有心无力。

    之后高层政策不断松动,伍老第一时间收集资料为孙士恒争取回城。

    也正因为有伍老的帮助,孙士恒才能在政策松动后,第一批回到城里。

    之后伍老打听到孙士恒的身体不太好时,便写信劝孙士恒在疗养院静养。恰好,孙士恒儿子工作调动,伍老干脆便将孙士恒也介绍进了这家养老院调养身体。

    当得知孙士恒如今的身体虚弱,都是当初在黄家垴生活期间所造成时。伍老一直耿耿于怀,对于黄家垴的印象也不太好。

    如今听到孙士恒的话,心里自是不依,直接拆孙士恒的台。

    由于那段时间的记忆不太美好。和伍老重逢后,孙士恒也没有再继续谈起当初的事情。

    此时看到伍老为自己着想的态度。孙士恒心里暖暖的,考虑到黄丽娟的未来,孙士恒心里的有些松动,开口说起了过去那段时光。

    “刚开始被下放的时候,我是黄家垴接收的第一个人员。在此之前,村里的干部都没有遇到这种情况,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我的事儿,只能学着其他村的做法。”

    “那段时间,我的日子并不好过,也因此拖垮身体。我少时家境富裕,父母恩爱,幸福美满。后来读书,吃的,穿的,用的都是顶好的,一点苦都没吃。”

    “尽管国家战乱年代,我投身一线,生活苦些,但那时候心有理想,每天都乐乐呵呵的。”

    “可到了农村,生活条件远不如之前,不止吃喝条件差,而且自己又一个人在陌生的地界。那时候,与家人远隔万里,身体的苦痛都已经是小事,孤独,迷茫,随之而来的精神崩溃才最为可怕。”

    “从未受过这般境遇的我,当时候心里也不舒服,每天灰头土脸的,没什么精神气。”

    “我当时候到农村住的地方是大队的。刚好离黄丽娟家不远,黄家人见我可怜,偶尔会出手助帮助我。也因此,我感受到了善念,又念着远方的妻儿,才坚持了下来。”

    “之后阴差阳错下,我救了黄丽娟母亲一命。黄家人为了感激我,特地把老房子让出来给我住。”

    “平日里,我给大家看看病,大家也送我点儿吃食和衣服,过了一段时间,我也适应了那里的生活,学会了苦中作乐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好在,这些都不是常事,也正因为吃住条件都好了,我这把老骨头才能撑到现在。”

    “后来黄丽娟想要拜我为师,我顾念着黄家这么多年的恩情,答应了下来。”

    “那时候我和黄丽娟的接触不多,对她也不太了解。只不过听村里人们谈起过这姑娘,性格内向,不爱和人交流,一心扑在学习上。可一直以来,学校停学,这丫头学的再好也无用。”

    “知道这个孩子做事认真,我倒也宽了些心。但起初,我对黄丽娟的期望值也不太高,就当自己日行一善罢了。不过后来黄丽娟的学习态度很好,在医学方面也略有天赋,我才觉得黄丽娟确实属于一个可造之材,开始上了心。”

    “后来,我回城,又跟着儿子辗转,和这孩子也断了联系。”

    “再然后,我进了疗养院,也安稳了下来,开始联系起了黄丽娟。不过,这么长时间没见,我以为她会放弃学医念头。”

    “重逢后,我考校过她,没想到,这么长时间,黄丽娟一直没有放弃,反而还更用心了几分。对此,我十分满意。也有了让她继承我衣钵的意思。”

    伍老听了孙士恒的讲述,心里感慨万千。对于过去痛苦的时光,孙士恒选择一句话带过,没有具体叙述。

    但近年来,伍老接触过很多下放人员,帮他们审核资料,进行平反。自是知道他们这些年过的有多么辛苦。不过孙士恒远没有他们那样艰难。由此伍老对于黄家垴的印象好了几分。

    孙士恒看似是个良善之人,待人接物总有一股温暖之意。实则清冷,骨子里有着和其他读书人一样的清高。再加上他曾教书多年,对人极为挑剔,黄丽娟能从他口里得到一句称赞,难上加难。

    如今,听到孙士恒口口声声都在夸赞黄丽娟好时,伍老对于黄丽娟的好奇又加深了一分。

    不过伍老也算是个牛脾气,冷冷的说道:“她是你徒弟,你自然说他好话。”

    作为多年至交好友孙士恒自然明白伍老只是开玩笑,对此也没有介意。而是笑着回道:“刚才是你主动提出了解,现在又嫌我话多,既然你如此想,那今日就不必蹭我学生这顿饭,去吃你的大锅饭吧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