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80门都没有-《三国大教皇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思及此处,戏志才渐渐明白郭嘉所说的“简单任务”代表了什么。遂问:“今夜,郭大人约我来见,是否是对赚取冀州有了计较?”

    郭图自得一笑,“确如主教所言,图已经做好了谋划。不怕戏主教笑话。目前在下在冀州颇有势力,邺城城内外驻扎的四万余兵马全在颜良、文丑管控之下。我与颜良有恩,他和文丑现在都效命于我,绝对值得信赖。明日,主教大人只管去拜会袁尚明言招降之意便可。若是他袁尚甘愿请降还则罢了,若是不肯……”他脸上霎时间露出几分狠厉之色,道:“就别怪在下翻脸无情!”

    “郭大人的意思是要闹兵变?”戏志才喜问。

    “正是!”郭图笑着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“如此,邺城唾手可得。”戏志才抚掌大笑。

    郭图纠正道:“不仅仅是邺城。整个冀州几乎都在在下掌控之中,它们同时改旗易帜,成为教区的一部分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……夺取冀州,郭大人当居首功!戏某不才,暂代教主感谢郭大人为朝廷所做的一切。”

    郭图再次纠正,“在下所做非是为了朝廷,而是圣教和圣母!”

    “圣母保佑!”李鑫深受感动,激动万分的在胸前划起十字。

    第二天一早,戏志才按照郭图约定的时间早早来到袁府门外。在过去的若干年里,袁绍在这座宅子上耗费了不少的心思。大宅最初模仿大汉洛阳宫建设而成,只不过规模比洛阳宫小一半。后来,袁绍听说栾奕在济南国历山下的别院格局更加美观,便又依据栾家外宅样式进行了改建。

    可惜,原本庄重大气的洛阳宫模式家宅,在置入田园风格的栾家建筑样式后显得很是不伦不类。不过袁绍却对此十分得意,常请当地名士到他宅中炫耀自家家宅的与众不同。

    袁家这座坐南朝北的大宅,正门唤作正阳门,门内广场左右两边各有一排班房,其中包括几间重要官署。

    班房总长约二百步左右,走至尽头便是宅内正堂三雍堂所在。三雍堂整体采用栾奕独创的空心砖结构,内设木柱支撑。墙上的大窗亦是双层结构,与墙体严丝合缝冬季保暖,夏季吸凉,居住起来十分惬意。高大的砖墙之上,屋檐下方有雕有飞云图案的前檐,檐上屋顶铺设的金瓦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。

    迈进可三人并肩通行的大门,堂内左右设有席位真正一百个,象征文武百官。百官席位最前方乃是一处高台,高台以砖石为基,砖石下面中空,后方有一孔洞,洞口设有一处不大的铁门,敞开后可往石台下蓄放柴薪,点燃后可为高台供暖。而薪火燃烧形成的烟雾则可随埋于地下的烟囱排至堂外。

    说起来这一结构与火炕十分相似,栾奕将它引了来,做成了最原始的地暖设施,后被袁绍学走,用在了自家正堂里。

    此时,袁尚就坐在这尊散发着热气的高台上,斜视着台下的戏志才,当头便给了一记下马威,“大胆戏志才。身为臣子,见了君主为何不行全礼?”

    戏志才不卑不亢道:“袁将军此言差矣。今岁之前,本使确在河北效力,只不过当时本使孝奉的乃是袁公本初,而非将军。此外,本使已经回归正统,乃是圣旨御封的鸿胪寺卿,持天子节杖出使冀州,所代表的是天子。反观袁将军,说好听点是冀州刺史。说难听了,将军的刺史是自封的,朝廷并不认可,不过就是一介布衣。见了本使,应该是将军向本使行礼才是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