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3齐国兴-《三国大教皇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然而,在栾奕称王的路上,也有不少反对者。栾奕的岳父,太常蔡邕首当其冲。值得庆幸的是,知道此事乃是大势所趋,所以反对态度并不激烈,既没有上门训斥栾奕让他下不来台,也没有做出任何阻挠称王进程之事,只是找到栾奕,语气低沉的表示,自己年纪大了,想要告老还乡回陈留去。

    蔡邕作为当朝名士,海内仰望,门下学子遍天下。他若是辞官,其过去的门生必然联想到师尊乃是因看不惯栾奕称王而离开朝廷,从而引来非议,影响朝廷稳定。栾奕自然不能让他如此轻易致仕,便拉着蔡琰前往蔡府规劝,却是连番规劝无果。

    见老人家态度实在坚决,栾奕很是无奈。思量半天决定剑走偏锋……他知道修史乃是蔡邕此生最大的宏愿,决定提议蔡邕辞官之后再发挥一下余热,主笔撰写从光武中兴到现在二百余年的历史。蔡邕一旦应下,虽然不在肩负官名,却仍在为朝廷办事,如此一来辞官形成的负面影响也就不复存在。

    果不其然,蔡邕一听栾奕出资助他修史立刻提起兴致,他意味深长的问栾奕,“让为父修史,子奇不怕为父把你写成阴谋夺位的逆臣吗?”

    栾奕笑了笑,“如果让那些偏帮与我的人修史,写出来的历史都是美化修饰过的绣花枕头,不是真正的历史;如果让那些憎恨与我的人编纂史书,书写出来的文字都是愤世嫉俗的恶语,也与史实大相径庭。与其那样,还不如让您来写,我相信,由您编纂的史书可以向世人诠释一段真实的过往。同时,为了保证史书公正,我绝对不会打扰岳丈大人修书,更不会提出任何意见、建议。在此,我向圣母宣誓,有生之年甚至不会看书稿一眼,一切是非对错,交由后人决断。”

    蔡邕为之一震,遂既放下心来,“好吧!这事老夫应下了。”

    栾奕安置好蔡邕之后,又相继安抚了朝内一应遗老。太尉杨彪亦提出告老还乡的请求,只不过他跟蔡邕不同,并非以致仕要挟栾奕,而是现年六十八岁的他,实在是干不动了。

    栾奕在感叹时间飞逝之余,准许杨彪辞去太尉之职,却没有准许他辞掉军师大学堂祭酒之位。在随后的谈话中,栾奕要求他,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,尽可能到学堂里跟学生们讲讲课,以便为未来培育更多堪当大任的良将。

    !!

    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:

    本书手机阅读:

    发表书评:

    为了方便下次阅读,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"收藏"记录本次()阅读记录,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!请向你的朋友(QQ、博客、微信等方式)推荐本书,谢谢您的支持!!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