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2英名永存-《三国大教皇》
第(2/3)页
文武百官,特别是那些武职官员闻知此言无不激动的热泪盈眶。在他们看来,栾奕对阵亡帝国卫士的恩遇不可谓不厚,不但给他们分发大量的抚恤金,如果他们死去后家眷的日常收入失去保障,地方教会还会全力协助其寻找工作贴布家用。
如今,栾奕还特意建了这么一座凌烟殿,寄存他们的英名,供世代华人瞻仰、祭奠和祈福,荣耀不可谓不大。
对于帝国活着的卫士而言,能获得如此身前事、身后名,征战时有谁会不卖命……莫说是那些普通卫士,就连在场的将军都巴不得有一天为帝国捐躯,死后成为凌烟殿里的一份子,让历代教皇和百姓顶礼膜拜,光宗耀祖!
结束了阵亡将士的安抚,秋收时间到了。帝国,又迎来一个丰年。
自去年开始占城稻,也就是肃米开始在并州普遍栽种,收获颇丰。所以今岁,肃米的耕种范围扩大到了整个江南。
为了避免频繁栽种带来的土地肥力不足问题,保险起见,栾奕只让扬州、交州和益州种了两季,比最大收益少种一季,可是即便如此收割的肃米量仍然十分可观。江南俨然展现出鱼米之乡气势。
有了江南肃米丰收做铺垫,齐州、青州那点旱情就显得微不足道了。况且,在大运河构建出来的,四通八达的灌溉水系保障下,齐州、青州的旱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,虽然出现了粮食减产的状况,但并不严重。
面对满仓的粮食,全帝国的百姓都沉寂在幸福的喜悦之中。百姓幸福、安康,作为统治者的栾奕也跟着高兴。
更让他值得喜悦的是,自去岁皇宫一期改造完成,皇宫御花园改成了公共园林无偿对外开放以后,由后宫改建而成的帝国歌剧院和帝国蹴鞠场也于近日先后完工了。
为了让天下百姓共同庆贺这一盛举,栾奕让《圣光报》将这则消息发布了出去,并预告世人帝国歌剧院将于下月初一上演迄今为止,华夏文明历史上最壮丽的,由帝国智德皇后、礼部侍郎蔡昭姬作词作曲的大曲——霓裳羽衣。届时,身为帝国教皇的他将亲自前往观摩。
此消息一出,帝国的百姓们沸腾了。这一年来,洛阳城里的人们闲暇时常到公园玩耍,但凡到了公园总能看到屹立于北面,正处于建设中的两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落。
他们知道,靠南一点的那座建筑便是未来的帝国歌剧院。这个剧院仅地基就有两丈余,歌剧院整体呈圆形,仰赖于钢筋水泥结构支撑,足有二十三丈高。外围有遮阴出厦,厦中圆形长廊,廊外的一百八十根三人才能环抱的圆形石柱以莲花石台为基座,上面雕刻着古朴而又栩栩如生的精美图案。
歌剧院设有三处红木大门,门楣上雕饰着缠绵交错的百合花图形。门是空心结构,在六根相互交错的门骨支撑下嵌套着一层五彩斑斓的琉璃,白质的阳光穿过大门将歌剧院前厅笼罩在绚丽的色彩里。
前厅的地上铺着色彩艳丽的地砖,砖上有弧形和椭圆形构成的图案,虽不知图案蕴含的意思,但看起来既唯美又华丽,同时也体现出歌剧院的奢华。
穿过华丽的通道,跨过华丽的大门,便是歌剧院的观剧大厅了。
第(2/3)页